1 / 12
文档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wh7422 2015/10/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营希望小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教学计划
班级:六年级(2)班
科目:语文
教师:王帮兴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60个学生,男生38人,女生22人。本班部分学生大部分同学学****基础差,学****没有自觉性,没有上进心,依赖性较重,所以班级中学****成绩总体不很理想。对于这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的动力和学****兴趣,并逐渐使学****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教材共分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本册要求认识、会写120个生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四)“口语交际&#183****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五)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加强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及学****方法
第一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一是让学生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二是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组:一是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扎根,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二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第四组: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五组:一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二是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三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四是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第六组:一是通过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二是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是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四是能写简单的活动总结。
第七组:一是继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第八组: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品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