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绵阳航空城.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绵阳航空城.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3/8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绵阳航空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开工仪式在绵阳市游仙区小枧镇一心村基地建设现场举行。此次开工仪式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主办,中航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发动机)承办。国防科工局常洪亮副司长、财政部国防司姜隆富处长、总装军兵种部朱程局长、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吴靖平、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曾万明、四川省国防工办副主任李宏志、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陈元先、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付舒拉、中航工业发动机总工程师李勇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开工奠基。出席开工仪式的还有四川省政府机关、空军、海军、二炮、武警,大专院校的领导,绵阳市各级领导以及“”汶川大地震后为中航工业涡轮院和绵阳市提供了大力支援的中航工业所50多家单位的领导。  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是中航工业汶川地震灾后异地重建项目。“”地震后,位于四川省江油市的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简称中航工业涡轮院)受灾严重,包括“亚洲第一台”——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简称高空台)在内的一大批试验设施、设备遭受重创,整个试验基地一度陷入瘫痪,航空发动机的试验被迫中止。该基地是代表国家进行航空发动机整机试验鉴定的重要试验基地,其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备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2008年6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亲自前往江油松花岭试验基地视察灾情,对基地重建作出重要指示。国防科工局、财政部、总装备部等相关领导也陆续前往基地视察灾情,并就基地的异地重建和灾后恢复等工作作出了明确指示和要求。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下,在国防科工局、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和省市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航空兄弟单位的倾力救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下,中航工业涡轮院有力、有序、有效地组织进行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基本恢复了江油试验基地的试验能力,确保了试验设备在监控下投入使用,基本满足了当前试验任务的急需;同时,中航工业涡轮院积极组织开展新试验基地的规划论证和异地选址等工作。2008年12月16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与绵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的框架协议》,2010年1月28日,国家批准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建设立项。经过两年的前期规划论证、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在完成了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和地勘、环评、场平等大量的前期筹备工作后,现已具备开工条件。  新建的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命名为绵阳“航空城”。2009年8月,中航工业党组书记、总经理林左鸣为新基地“航空城”欣然题名。绵阳市市委、市政府也正式将该试验基地纳入到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科学新城、气动新城、航空新城”的建设规划中。按照中航工业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需要,中航工业绵阳“航空城”占地约2500亩,用10年左右时间完成。绵阳“航空城”由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燃机试验基地、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基地、科研办公区、职工生活区、森林公园等组成。经过前期周密的规划,试验基地将重点建设高空模拟试车台及其配套气源、电站等设施,以满足我国航空动力发展,特别是大飞机动力发展的需求。投入运行后,通过对现有试验设备的搬迁和扩容改造,将拥有较为完善的试验设施,形成我国最大规模的航空发动机大型试验研究基地。为更好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