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藏民朝圣.doc

格式:doc   大小:35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藏民朝圣.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3/8 文件大小:3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藏民朝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到西藏以前早就听说,雪域高原是佛的国度,佛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几乎全民信教的藏族聚居区,佛教教义家喻户晓,藏民一出生就受到宗教气氛的熏陶,婴儿取名要请喇嘛,男女婚嫁之前要请喇嘛。由于藏民对佛教崇拜根深蒂固,佛教在西藏拥有广泛而虔诚的信徒。对于佛教而言,雪域高原是最后一块“西天净土”。有人说在拉萨看藏族人到大昭寺,看藏族历史到布达拉宫。拉萨市就整体而言与内地城市相差不大,亮丽的商店、漂亮的街道、迷人的霓虹灯和广告。大昭寺位于拉萨市中心老城区的八角街,俯卧在现代化建筑旁边,更显得古老而宗教色彩浓厚,是藏族群众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街上到处是手持转经筒的信徒,口中不停地诵念着“嗡、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围绕大昭寺转经。六字大明真言源于梵语,为秘密莲花部的根本真言,在佛教徒心中具有无可比拟的神圣感和魔力。“嗡”表示“佛部心”,“嘛呢”表示“如意宝”,“叭咪”表示“莲花部心”,“哞”表示“金刚部心”。他们认为只要持之以恒反复诵念六字真言,便能得到佛的加持,最后功得圆满,解脱轮回,达到成佛的意愿。磕等身头也是藏族人宗教生活的重要部分。在大昭寺,许许多多男女老少在那里一次接一次地***着双脚五体投地磕等身头,有的人俯卧在青石板上喃喃祈祷久久不肯起来。这些坚硬的青石板经过千百年来信徒们身体的磨擦、已凹陷成等身深槽,如玻璃般光滑。这些信徒来自各地藏区,他们翻越高耸入云的雪山,涉过奔腾咆哮的河川,从千多公里之外,以极大的毅力和无比的虔诚,一步一个等身头磕到拉萨大昭寺。为了完成这个心愿,他们耗尽精力,在他人的帮助下,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用身体丈量世界屋脊的每一寸土地,一些人往往倒毙在漫漫路途中。下面就是一个我所听到的关于一群朝圣者的真实故事。公元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三日,藏历十月十五日,是隆重的宗教吉日。这一天,拉萨大昭寺门前香烟弥漫,朝圣者经商者人头躜动,手套板擦滑地面的声响此起彼落。一群来自青海囊谦的朝圣者以格外庄重的神情,站起,跪下,俯卧地面,极其虔诚地磕着长头,一步步接近圣地的凯旋门。闻讯赶来的七八位在拉萨工作或经商的囊谦老乡身穿彩色缎袍,手捧洁白哈达,为他们焚香开道。围观人群中不时有香客走出来,依次向每一位朝圣者发放布施,一元或几角钱。饱经风吹日晒的黑红脸膛,粘结着风尘的散发,长着硬茧的额头,褴褛衣饰,都足以使得这群朝圣者赢得周围人们的普遍赞誉和所嘉封的英雄桂冠。山谷里,乌云欲坠,天上飘着雪花,漫野皆白。一行十数人蠕动在旷野雪地里,双手扬起落下,身体此起彼伏,寂静的山谷中响起了木板磨擦冻土的声响,混合着绵绵不绝的诵经声。罗布桑布,一位青年僧人,即使在苦难风尘的朝圣路上也保持着清秀风骨和飘逸神采的青年僧人,他是这群朝圣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他的眼神总是迷茫,好象是穿越了现实世界而专注于遥不可及的未来时空。紧随身边的一路僧人,尼姑等人,都神情凝重。这是一支历时一年多,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磕头去拉萨的朝圣队伍。囊谦是青海省最贫困的县,也是民众宗教意识极浓的县,数万人口的小县,寺院多达六七十座。在这样的宗教氛围中,去拉萨朝圣既是传统也是时尚,一般人都是步行去的,通了公路就搭车去,磕三步一身长头去拉萨朝圣的古往今来都不多。罗布桑布所在的吉曲乡,上一辈人中有几位老人磕着头到过拉萨,这使他们荣耀了一生,他们的名字也在家乡得以广泛而深入的传诵。这是人们一生羡慕并追求的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