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XXXX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工作的实施意见(XXXX人民政府办公室)X政办【2011】121号为进一步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规范财务管理,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的透明度,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与现金风险,堵塞单位财务管理漏洞,简化预算单位财务结算与财务报销流程,决定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实行公务支出刷卡消费。根据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XXXX中心支行《关于在省州(地、市)两级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工作的实施意见》(X财库[2007]1251)、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务卡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X财库[2010]80号)及XXXX财政局、人民银行XXXX中心支行《关于开展州本级公务卡改革试点的通知》(西政财库字[2010]363号)文件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一、公务卡改革的重大意义公务卡制度改革是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提高预算单位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政财务监控,规范公务消费,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预算单位公务支出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的行为普遍存在,这既不利于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也不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同时容易诱发虚假报销、贪污挪用等腐败行为。以公务卡结算方式取代现金结算方式,实现支付信息电子化,不仅方便了日常小额公务支付,而且财政部门能够将公务支出信息统一纳入财政动态监控范围,预算单位也可以通过公务卡管理系统对本单位日常公务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有效堵塞各种管理漏洞,遏制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同时公务卡的推广应用能进一步扩大银行卡的消费主体,拓展银行卡的支付空间,提升商业银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二、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一)公务卡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公共财政的改革方向,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公务卡及电子转账支付系统为媒介,以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系统为支撑,逐步实现使用公务卡办理公务支出,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强化财政动态监管,健全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要有利于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公务卡制度,要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通过单位零余额帐户向公务卡直接划款,不能另行设立中间实有资金帐户转拨资金。 2、要有利于加强财政财务监控。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手段创新,实现财政部门、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对公务卡消费明细信息的监督审核,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规范预算执行。3、要有利于方便预算单位用款。公务卡改革充分考虑预算单位财务部门工作实际,不给预算单位财务人员增加过多的工作量,并且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支付手段和信息系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动预算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4、要有利于分步实施。要按照先一级预算单位、后二级预算单位的改革原则扎实有效推进。三、改革的主要内容按照上述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公务卡实行“个人先行支付,单位审核汇总,财政监控报支”的操作程序。(一)公务卡概念与适用范围公务卡是金融机构为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人员发放的,具有一定透支额度与透支免息期,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活动开支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原使用现金结算方式的零星商品服务支出,包括差旅费、招待费、培训费、手续费等,以及原使用转帐结算方式的小额商品服务支出,包括设备购置费、办公费、会议费、邮电费、水费、电费、维修费、租赁费、咨询费等。(二)公务卡开立与法律责任由行政事业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在职人员向发卡行申办。个人卡以职工个人名义开立,由职工个人持卡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三)公务卡使用与报销持卡人从事公务活动,在公务卡消费的授信额度内刷卡消费,取得相应的消费交易凭条和发票。单位财务部门对持卡人申请报销的公务支出,通过公务卡系统对刷卡消费凭证和发票进行查验、核对,审核汇总,7天内按程序向公务卡办理划款手续。(四)公务卡用卡标准根据省财政厅的统一要求,为保证公务消费信息安全,我市公务卡统一使用“62”字开头的银联标准卡。公务卡享受免费开卡、免收年费、免担保、免开存款账户、到期免费换卡等优惠条件。公务卡具有一定的透支额度,在试点期间内,厅级干部透支额度原则上不突破3万元,处级干部不突破2万元,其它干部不突破1万元。(五)公务卡代理银行为便于管理和操作,代理各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商业银行为各单位公务卡代理银行。为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财政部门与公务卡代理银行要签订委托代理协议,预算单位要与本单位发卡银行签订代理服务协议。(六)公务卡发卡对象和申办程序公务卡发卡对象为市级预算单位在职在编公务人员,从规范管理,方便工作的角度,建议单位职工开设公务卡。具体人员由预算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公务卡由预算单位统一组织本单位在职人员按照银行信用卡申办程序向发卡行申办。(七)公务卡适用范围内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