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上海唐镇新市镇战略发展定位与概念性规划DEVELOPMENTSTRATEGY&CONCEPTUALPLANNING15thJuly,2008*关键问题——keyIssues新市镇概念是在什么样的宏观背景下提出的,它与浦东转型与大张江的可持续发展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驱使其发展的关键力量是什么?唐镇仅仅是大张江的文化行政中心吗,它还有什么其他的多重空间属性?唐镇与周边的川沙、曹陆等其他新市镇有什么样的空间关联?他们存在相互融合形成浦东新的功能板块的可能性吗?在不同阶段,唐镇的空间成长形态呈现出什么样的功能特征,需要怎样的适宜定位?*背景、空间属性考察与定位分析项目背景研究功能板块定位细化与项目建议发展目标、形象定位与总体功能定位关键驱动力总结空间竞争区位研究空间成长形态考察与案例借鉴PARTONE: 背景分析、空间形态考察战略远景功能板块市场论证与项目元素策划概念性总体规划与理念阐述开发实施策略建议城市空间与重点节点细化设计*背景考察一:浦东转型——从产业园区驱动到综合城区驱动浦东当前“中心城区(陆家嘴)一开发区一中小城镇”的空间体系中心城区和开发园区间缺少经济、城市功能间平滑过渡,浦东内陆至今没有形成丰满而功能层次分明的城市化空间布局城乡割裂:中小城镇的交通、服务和文教卫设施较周边开发区落后,未形成与开发区的现代化生产功能相匹配的生活与服务功能,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从功能园区驱动到综合城区驱动:四大园区的发展方向是具有丰满城市功能的新城,改变浦东当前多标志性建筑而少标志性城市功能区的现状区镇联动:将园区的功能辐射到周边城镇,加速三个集中,逐步消除城乡割裂的现状今后的发展路径*背景考察二:浦东人口迁移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目前浦东每年迁入人口约12万(净迁入人口约4万多),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沿江地带以及浦东中西部的交通发达、基础设施条件好的城镇园区的人口沉淀不足,大量中心城居民在开发区企业就业,每天进行两点一线的布朗式运动,既不利于生活质量提高与缓解交通压力,也阻碍了园区的城市功能完善的进程大张江三镇现有人口与规划人口对比示意图机遇:唐镇是浦东第四次人口迁移的重点区域第一阶段93-9597-9901-,2020年未来规划人口将达到38万,其中唐镇作为今后大张江最重要的新增人口承载地,将有大概10万的人口增量; 大张江及附近工业园区的白领、浦西的拆迁人口与部分外籍人士将是本区域的重点吸引人群动力机制正式启动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外高桥和金桥功能区建设加大旧区改造力度为目标世博会、一城四镇、五大国际居住区等人口流向陆家嘴地区到东部的金杨新村以杨高路为界,第三地区居民动迁到第四地区城郊结合部的第五、第六级地区深入浦东腹地。在唐镇、曹路和金桥建设大片重大配套商品房主城区挑战:园区人口沉淀不足*背景考察三:地铁延伸对于浦东新城区发展的促进作用唐镇处于地铁二号线的规划延伸线路地铁二号线在本地块有两个规划站点,在中国当前城市快速扩张的时期,TOD对于新城发展的启动与引导作用是十分强烈的按照国内外的一般规律,轨道交通的开通,一般会使区域的地价上涨15%以上,在浦东居民出行还以公共交通为主的现状下,轨道交通在居民的购房决策中的权重经常是压倒性的; 90年代末期,随着地铁二号线通入花木镇,由此所催生的适宜人居的环境和便利的出行条件,使花木镇迅速成为上海房地产的热点之一,一个两平方公里的欣欣向荣的城市副中心正在形成*小结:浦东未来的空间板块布局可能将发生改变以园区为主的六大板块驱动中心城区与其他板块在城市发展形态的能级上相差悬殊浦东内陆四大板块之间的边界存在城市功能的“真空”以曹陆为代表的金桥板块有可能被中心城区的磁力同化,外高桥新市镇的空间及功能形态相对独立;包括唐镇在内的大张江板块与川沙板块有融合趋势,形成浦东内陆的南板块,同时,两者与中心城区的空间联系有所强化浦东内陆板块之间产生互动与交融,边界“真空”开始有融合趋势浦东的城市功能形态开始呈现相对均质的状态,一个在广大区域呈现丰富城市功能风貌的大浦东开始形成*背景考察四:大张江能级提升带来历史机遇唐镇新市镇的设立有助于大张江的顺利转型张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量进行形态跃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张江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硅谷和药谷,以其为重要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04年对于本地GDP的贡献率超过12%,在上海六大支柱产业中位居首位以张江为主要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上海的第一大产业(单位:亿元)张江目前正处于园区经济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变的进程中,具有从能量聚集到能量辐射、从与周边区域承接互动到反哺整合的强烈内在驱动在提张江整合、优化周边资源的进程中,唐镇作为一个文化和行政支点应运而生,其形象树立与规划意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