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296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doc

上传人:tswng35 2019/3/8 文件大小:2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单项选择题一、单选1《诗经》的“二南”中应有的作品西周末至东周时。2《诗经》中“二南”产生的域是以陕西为中线而分之。二南北界黄河,由北向南伸展,直至楚汉3《诗经》中的“王风”都是东周以后的作品。4《诗经》中的“郑风”都是春秋时期的作品。5《诗经》的十五国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的是魏风。6《诗经》中的《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7《诗经》中的《鲁颂》都是春秋时期伯作品。8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产生于商代。9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宋国。10中国古代第一部自觉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是段玉裁《诗经小学》。11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是陈焕《诗毛氏传疏》。12能够打破今、古文家法之争,亦无汉、宋门户之见,从音韵、训诂入手,独见功力的清代《诗经》研究之作是马瑞辰《毛诗传通释》。13清代今文《诗经》研究中体例严谨周详、利用前人成果丰富赅博、以搜辑完备而著称的集大成之作是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14清代《诗经》音韵研究中最为完善的著作是江有诰《诗经韵读》。15清代《诗经》研究中以辨名物训诂、考订山川器服制度为主的研究著作是王夫之《诗经稗疏》。16重在《诗》的应用的赋诗言志时期是春秋时期17著书引《诗》时期为战国时期。18两汉《诗经》研究的集大成者是郑玄。19两汉时期,为《诗经》研究开拓了经学研究广阔天地的原因是经学的今古文之争。20两汉时期,推动《诗经》研究,形成《诗经》第一个高潮的原因是经学的今古文之争。21成为汉学《诗经》的里程碑式,代表隋唐五代《诗经》研究的最高水平的是作品是孔颖达的《毛诗正义》。22代表宋学《诗经》最高研究水平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朱熹《诗集传》。23开启《诗经》音韵学至先秦古音研究的是陈第《毛选古音考》。24从纯文角度欣赏评论《诗经》、开拓文学研究新天地的清人戴君恩《读风臆评》。25二十世纪前期开始以马列主义观点研究《诗经》《诗经》作今译的学者是郭沫若。27一九五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研究论文集》,全书搜集论文19篇,河南大学的作者占了6位。28中国《诗经》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29最早将《诗经》介绍到欧州、并于1625年以拉丁语翻译了《诗经》的著名耶会士金尼阁是法国人。30欧洲现存最早的《诗经》译本《孔夫子的诗经或民歌》是法国传教士孙璋1728年翻译、1733年出版。31打破风、雅、颂的顺序,以内容重新分类编排,并在附录中将《诗经》与欧美文学作了比较,在西方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西盿学者是英国汉学家威阿瑟韦理。32从中国的方言和古音韵学的角度来研究《诗经》,并作有《诗经注释〉》,被誉为西方学界《诗经》的权威的学者是瑞典汉学高高本汉。33功底深厚并着重对《诗经》的体裁和艺术风格作了分析和研究的重要著作《诗经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作者是俄罗斯汉学家费德林。34称庄周生活的时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的是司马迁。35“庄子却聘”的故事出自《庄子》一书的《秋水篇》。36《庄子齐物论》中一段议论说:“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而未知有无之果塾有塾无也。”这段议论说明(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37关于庄子著作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所说的著书十余万言。38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一书为(52)篇。39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庄子》当出自(刘向[别录])。40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2篇本《庄子》至(魏晋以后)被区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份。41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的52篇本《庄子》在区分为内外篇之后,再区分为“杂篇”的学者是(司马彪)42首次怀疑郭象注本中保留有他人掺入之作,并指明属于“杂篇”的《盗跖》《渔父》等四篇不是庄子著作的学者是(苏轼)。43唐宋以后,流传最广的《庄子》注本是(郭象注本)。44《庄子集释》的辑者是(郭庆藩)。45今人注本中较为通行的《庄子今注今译》作者是(陈鼓应)。46《史记》八书中记载经济问题的是(《平准书》)。47“书者,五经六籍总名也。此之八书,记国家大体。”这段阐释《史记》八书内容的名言出自(《史记索隐》)。48“系家者,记诸候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这几句阐释《史记》中三十世家的名言出自《史记索隐》。49《史记》七十“列传”的第一篇是(《伯夷列传》)。50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基本史料是(皇家典图书资料与历代官方档案)。51现存《史记》最早的版本是(南宋黄善夫记刻本〈史记〉)。52〈史记〉“三家注”原俱单行,散列于正文之下,合于一编,始于(北宋)。53在宋明清诸刻本〈史记〉中,最为通行的是(武英殿本)。54清代后期的〈史记〉善本是(金陵书局本》)。55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的标点本《史记》的底本是(金陵书局本)。56今***诸本中最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