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docx

格式:docx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docx

上传人:2024678321 2015/10/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防控体制研究
——以韶关“6·26”事件为例
学号:0131114721
姓名:戴永康
年级:2 0 1 3 级
专业:法学
院系:法学院
老师:隋春兆
课程名称: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摘要】当前,我国民族事件在我国东西部频发,民族地区民族宗教问题比较突出,交织着民族矛盾的事件不仅对我国民族团结,而且对于稳定我国和全球发展政治和经济环境有极大的妨害,特别是发生在民族地区的群体性事件,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建立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以促进和维护民族地区的安定团结和长治久安。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防控民族
一、民族群体性事件法律界定
由于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多发,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对象。国内外学术界和理论界等对群体性事件内涵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理解,对群体性事件的内涵也有不同的界定和理解。如台湾学者吕世明认为,群体性事件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群体性事件指某些特定的人为了某个事件和目标,组合成一个群体向政府等公共部门表达自己的愿望的行为,其愿望和目的具有一定合理性了,不一定具有反社会性的事件;狭义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少数想煽动、纠集闹事的个体,为达到特定目的;狭义的群体性事件是指由少数想煽动、纠集闹事的个体,为达到特定目的,鼓动群众聚集,造谣不满情绪,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治安事件,具有不法的反社会性和破坏性等特征。以及“群体性事件是指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由一定数量人参与并形成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群体行为。”[1]
2000 年,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列举了群体性治安事件的 10 种行为。2004 年,中办、国办转发的《关于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则称为“群体性事件”。自此以后,学术界和实战部门都开始用“群体性事件”取代“群体性治安事件”等称谓。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边境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是指:发生在边境地区,直接或间接由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部分公众参与的,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基本价值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二、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相关统计显示,从1994年至2007年,我国群体性事件数量从最初的1万余起上升到10万余起,逐年呈急速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频繁发生群体性事件,如甘肃陇南事件、贵州***、湖北石首事件、湖南吉首事件、云南孟连事件、韶关事件等群体性事件,都
是性质恶劣、影响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尤其是发生在广东韶关的群体斗殴事件,这一事件是新疆“7·5”事件的直接诱因。从韶关事件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发现目前群体性事件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性质的复杂性加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安定的因素开始逐渐显现。西方极端民族主义和分裂分子在我国推行“西化”政策,歪曲利用全球民主化,自由化的潮流分化民族地区,在东西部地区制造一系列产绝人寰的恐怖破坏活动,并将其升至政治高度,企图诋毁我国民族制度,达到分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