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食用菌论文83541.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食用菌论文83541.doc

上传人:rjmy2261 2015/10/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食用菌论文8354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三高产业中的应用
食用菌是在高等真菌中,能够形成大型肉质的子实体类组织,并可供人类使用的菌类总称。中国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1100多年前已有人工栽培木耳的记载。至少在800多年前香菇的栽培已在浙江西南部开始。草菇则是200多年前首先在闽粤一带开始栽培。这些技术一直流传至今。
而食用菌产品是两高(高蛋白质、高质量)、四低(低盐、低糖、低脂、低热)、六富(富含药用物质、美味物质、香味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兼有荤素两者之长的高档蔬菜,有“植物性食品的项峰”、“素中之荤”之美誉,且在生产过程中几乎不需喷药施肥,是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的典范,并被国际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及膳食结构的改善,人们对食物的要求向“营养、保健、绿色”方向发展,而食用菌产品正是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而备受青睐——所以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认识了食用菌的生长规律,改进了古老的依靠孢子、菌丝自然传播的生产方式。人工培养栽培种的菌丝,加快了食用菌的繁殖速度和获得高产的可能性。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项目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现今,我国的食用菌产业主要模式是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同西方现代的工厂化并存为主。大部分产于南方,但由于南菇迅猛发展,产大于销,资源匮乏的矛盾突出,制约了南菇市场发展走势,因此我国食用菌生产格局,逐渐开始向资源丰富、劳力富余、气温适宜的北方转移,即“南菇北移”。今天,食用菌已经在我国农业中形成种植业、养殖业之后的又一大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仅次于粮、棉、油、果、蔬等大宗产品,但全国食用菌生产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地区发展尤为缓慢。
但现今食用菌产业仍存在一些不足。分别有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经营现状与规模化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现有的食用菌公司辐射面不广,带动力不强,且与菇农的礼仪衔接不紧密;菇农生产合作化火行业协会也不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偏低。我国对食用菌产业的管理起步相对较迟,对行业的规划引导、信息服务、行政管理都比较薄弱,对军中、原辅材料的管理基本处于无序状态,常因菌种混乱,菇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挫伤了菇农生产的积极性。
二、效益不够高:我国农村每年有4亿至5亿吨的农作物秸秆、茎蔓、芯壳,还有一亿吨工厂排气的甘蔗渣、甜叶菊渣、甜菜渣、酒糟及泡花、边材碎屑等下脚料。其中秸秆火烧或弃掉,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了资源。这些都是生产食用菌的好原料,其生物转化率达60%--150%,但目前的利用率不高、效益不好。
另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发展食用菌产业是很有利的,但由于技术及生产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利用率很低,导致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三、质量不够优:我国加入WTO之后,食用菌产品出口,除了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外,技术壁垒明显增多。应当引起业内人士重视的是食用菌产品的安全性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更加突出。目前,食用菌生产中使用的高残留农药,如乐果、多菌灵、甲***磷、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