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试论中国古代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pdf

格式:pdf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中国古代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pdf

上传人:799474576 2015/10/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中国古代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复旦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试论中国古代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
姓名:袁克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法律
指导教师:郭建
20081010
中又捅要在中国封建王朝中,大多设立了“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并且一直延续到封建社会末期和民国时期。邻伍连坐制度自宋朝起发展为保甲制度后,更是成为关系到中央集权统治在基层执行和贯彻的根本制度之一。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设立邻伍连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要打破基层村社家族血缘纽带,防止对抗中央集权。与之相伴的是,他们有意设立了很多处罚邻伍之间“见危不救”罪的内容,既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们易于接受,彰显统治者的统治的正义性,又实现了对邻伍连坐制度残忍迫害无辜的血腥统治的掩盖。论文通过对“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的历史沿革的梳理,对其历史教训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评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制度缺陷,探索两者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中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中国古代见危不救邻伍连坐中图分类号:.
琺盞”,,盞琒,.盞¨,,琲,.ぁ猺疭
引言“见危不救”罪作为邻伍“连坐贫鹊难苌铮晌V泄糯诙嗦闪钪的不起眼的一项“轻罪”,其基本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末,这一“轻罪”从先秦开始确立,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至唐时已成为一项内容完整的法律制度,而后随各朝经济文化的发展,政治统治的需要而不断加以完善,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仍对其保留和继承,其历时两千余年而不衰,可见对“见危不救”罪这个轻罪而言,在中国古代有其深厚的社会土壤,有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邻伍连坐制度在家族散居村落时期其实就是亲族血缘连坐,是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而实施地野蛮血腥的法律制度,并且在亲族血缘连坐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减轻处罚的情况下,邻伍连坐的的范围却逐步扩大,到了清朝甚至成为国家统治管理基层社会无所不包的制度和办法。而作为连坐制度的衍生物,见危不救罪却具有其积极的一面,西方不少发达国家,如德法等国均明文规定了对见危不救罪的惩罚措施,可见,在当前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见危不救罪对于维系社会的安定起着其积极的作用。关于见危不救罪的论述,前人虽有一些,但所涉猎的范围比较窄,加上可供查找的资料特别是古代法官的直接判例非常少,因此本文仅仅对古代见危不救罪的历史发展和沿革作了简单的归理和原因分析,本文并非试图证明古代见危不救罪对当今的适用性或立法的必要性,笔者认为从目前我国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水平来看,还远未达到人人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的情况,见危不救的立法应该暂缓,而大力提高对见义勇为者的社会保障程度比较切实可行。希望能通过对中国见危不救罪简单分析和概括,为今后有关见危不救罪的理论研究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第一章中国古代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制度的历史发展中国古代见危不救罪,是指中国古代法律中对里典、伍老、邻伍等特定的关系人在遇到国家或他人人身财产受到侵害或面临水火等灾害危险时不去救助,要受到刑法处罚的法律。所谓“邻伍连坐ǔR庖迳纤担褪侵敢蝗朔阜ǎ邻伍等连带受处罚的一项法律制度。作为法律制度,见危不救罪与邻伍连坐两者的出现有历史的必然性。在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邻伍连坐’’或“见危不救罪”,两者都是随着国家与法的产生而产生。由于中国国家与法形成的特殊性,为中国古代的“见危不救”罪和邻伍连坐制度提供了特别适宜的土壤和气候。中国国家的诞生既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又伴随着暴力和战争。中国国家的产生,不是以血亲氏族组织的瓦解为代价,相反,他保留和不断强化原有的血缘关系,通过战争与合并,扩大亲族的领地,并以之为基础建立起国家组织结构。这种建立国家的模式和背景就决定了同一宗族的人们具有超高的血亲认同感,让人们产生了借助强大的国家强制力去建构同族人员之间的关系的需要。而伴随着国家的诞生,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社会秩序,也必然会借助法律的形式去满足这样的需要。随着战争不断扩大的领地,统治者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聚集在一起的被征服的宗族,必然要用法律的形式去打破被征服者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脉关系,预防叛乱和共同犯罪,防止政府机构信息滞后和处覆应变失灵。因此,自春秋战国后期,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把邻伍连坐作为一项基层统治的基本工具,从宋代正式确立保甲制度后,邻伍连坐到清朝已经成为了“弭盗贼、缉逃人、查赌博、诘奸究、均力役、息武断、睦乡里、课耕桑、寓旌别,无一善不备”闹匾9ぞ摺5泄饨ㄍ醭耐持握咭泊永肪橹腥鲜兜剑鼋鲆揽恐连无辜,往往导致人们由于害怕株连而不得不依附叛变者的严重后果,反而容易形成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不和谐邻伍关系。所以,在“礼”的统治思想引导下,也确立了相应的“见危不救”罪的制度,鼓励提倡人们互帮互助的邻伍关系,共同抵御和制止强盗、贼盗、斗殴等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