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实验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doc

格式:doc   大小:35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验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doc

上传人:ipod0b 2019/3/9 文件大小:3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验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五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掌握方波信号的产生、方波信号的谐波分解和合成的电路原理和方法;2、了解和掌握电路原理图和PCB设计的一般方法;3、了解和掌握电路焊接和调试的一般方法;4、制作出方波的分解和合成的电路实物并调试成功。二、实验仪器1、台式电脑;2、双踪示波器1台;3、数字万用表;4、电路板制作工具。三、实验原理1、方波信号的分解和合成原理任何电信号都是由各种不同频率、幅度和初相的正弦波迭加而成的。从周期信号由它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可知,各次谐波为基波频率的整数倍。图11-1中所示的方波信号可以分解为奇次谐波相加的形式,如公式(5-1)所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5-1)其中,为方波信号的周期。图5-1方波及方波信号的分解和合成原理框图图5-1中所示为方波信号的分解与合成电路的电路原理框图。将被测方波信号加到分别调谐于基波和各次奇谐波频率的一系列有源带通滤波器电路上,从每一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到相应频率的正弦波。实验所用的被测信号是50Hz的方波,用作选频网络的5种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输出分别是1(基波)、2、3、4、5次谐波,频率分别是50Hz、100Hz、150Hz、200Hz、250Hz。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在理想情况下,偶次谐波应该无输出信号,始终为零电平,而奇次谐波则具有很好的幅度收敛性,理想情况下奇次谐波中的1、3、5、7、9次谐波的幅度比应为1:(1/3):(1/5):(1/7):(1/9),但实际上输入方波的占空比较难控制在50%,且方波可能有少量失真以及滤波器本身滤波特性都会使是偶次谐波分量不能达到理想零的情况,因此非理想的方波信号包含一定的偶次谐波分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方波信号的产生、分解和合成的电路实现原理总体方案如下所述:使用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ICL8038)产生一个幅值在5V,占空比为50%,频率为50Hz的双极性的周期性的方波信号;方波信号分别通过3路二阶有源RC带通滤波电路,分别取得方波信号的基波(50Hz)、3次谐波(150Hz)和5次谐波(250Hz)信号,这3路谐波信号分别通过RC有源移相放大电路,分别将其相位和幅值调整到基本满足公式(5-1)所示的要求的谐波信号,最后通过同相有源加法器电路将其相加,还原出一个近似的方波信号,还原出的近似方波信号幅值为5V,频率为50Hz,占空比为50%,波峰部分波形尽量平坦,在半个周期内有5个波头。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50Hz的方波信号使用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模块(ICL8038)来产生。CL8038的管脚功能图如图5-2所示。ICL8038是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其内部框图如图5-3所示。它由恒流源I1和I2、电压比较器A和B、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电路等组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图5-2ICL8038芯片管脚功能图图5-3ICL8038的内部原理框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外接电容C由两个恒流源充电和放电,电压比较器A、B的阀值分别为电源电压(+UEE)的2/3和1/3。恒流源I1和I2的大小可通过外接电阻调节,但必须I2I1。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I2断开,恒流源I1给C充电,它的两端电压UC随时间线性上升,当UC达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出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