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千分尺使用说明【简单易懂】 千分尺可适用于测量产品的外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等,量程范围在0~25mm之间。下面介绍千分尺操作规程、步骤和使用方法,千分尺操作方法,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介绍。一、千分尺测量操作方法: (一)、依被测物孔径大小,去选择适当之内径千分尺。(二)、将内径千分尺测试头放入被测物孔内。(三)、放入时被测物须放平,内径千分尺应正直。(四)、测试时,左手三手指拿着内径千分尺刻度表下的圆棒,右手旋转内径分厘卡最上端之旋转钮。(五)、当测试头测量面与被测物孔内轻微接触时,右手转动旋钮使其放出3~5声轻响。 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时,将其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这样就存在着姿态测量问题。姿态测量:即测量时与使用时的一致性。例如:测量75~600/,接长杆与测微头连接后尺寸大于125mm时。。内径千分尺测量时支承位置要正确。接长后的大尺寸内径尺重力变形,涉及到直线度、平行度、垂直度等形位误差。其刚度的大小,具体可反映在“自然挠度”上。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由工件截面形状所决定的刚度对支承后的重力变形影响很大。如不同截面形状的内径尺其长度L虽相同,当支承在(2/9)L处时,都能使内径尺的实测值误差符合要求。但支承点稍有不同,其直线度变化值就较大。所以在国家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为保证刚性,在我国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内径尺的支承点要在(2/9)L处和在离端面200mm处,即测量时变化量最小。并将内径尺每转90°检测一次,其示值误差均不应超过要求。二、校验方法:(一)、首先将千分尺擦拭干净。(二)、依各种规格之内径千分尺选择合适之校正环规,其校验方式与操作方法相同。(三)、±。 ±。(四)、 之校验标准为±。±。 (五)、内径千分尺校验周期一年。(六)、若无法内校之千分尺则进行外校。(七)、调整方法: 1、先将测试头转入校验块孔内固定。 2、将刻度表上六角孔内螺丝放松。3、取所本身配件扳手放入内千分尺较小圆棒有沟槽部份进行调整。4、调整完毕将六角孔内螺丝锁紧。 (八)、校验环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