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华龙乡---濮阳
中华龙乡的由来
1987年,在濮阳县的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已有6400多年的蚌壳龙形图案,形象逼真,呈卷曲奔腾之势,是我国历史上发现最早的龙的形象,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对中国“龙文化”这一特定的文化理念产生了惊涛拍岸的效应。濮阳也由此得名“中华龙乡
濮阳市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北部,黄河下游北岸,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行政区划分为五县一区,华龙区、清丰、范县、台前、濮阳县、南乐。
历史名城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文化名城
濮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代,濮阳是上古“五帝”第二帝颛顼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故有“颛顼遗都”之称。濮阳同时还是上古“五帝”第五帝舜及其部族的活动中心,有“帝舜故里”之称。造字圣人仓颉曾在这里发明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创造了文字文明。
历史名人
荆轲
吕不韦
张仪
郑板桥
杂技之乡
杂技之乡
濮阳杂技历史悠久,起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以功力深厚、技艺精湛著称于世。濮阳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2007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濮阳是中华龙乡、杂技之乡,龙文化与杂技艺术是濮阳特色与品牌,是建设和谐濮阳的重要内容。
旅游胜地
濮阳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巨大。全市共有古墓葬、古碑刻、古战场、古城址、古建筑、名人故居、革命战争纪念地等文物古迹276处,其中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被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春秋时期的“联合国”--戚城遗址,“造字圣人”仓颉陵和仓颉庙,孔子讲学遗址“学堂岗圣庙”,孔子著名弟子子路的墓祠,宋辽澶渊之战的遗址回銮碑和御井,共和国两任总理视察过的全长800多米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长闸国家级水利工程风景区渠村分洪闸风景区,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将军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