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医学术语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医学术语解释.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3/10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医学术语解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药物动力学的定义和内容    药物动力学是以动力学原理应用于研究药物体内过程,换言之,即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动力学性质。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有:①建立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找出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测求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②应用药物动力学参数设计给药方案,使用药个体化、合理化;③开展临床药学的科学研究,如对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探讨等;④开展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等。    药物动力学结合临床,为药物的合理应用即有效和安全等问题,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药物动力学的内容极为丰富,本书限于篇幅,只能对其基本概念进行介绍。    二、房室模型及药物消除速率常数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可用模式图表示(图1)。    图1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模式图    为了分析药物在体内的运动规律,将机体视为一个系统,内按动力学特点分设若干个房室(在解剖学上并不存在这种房室),将体内药物转运速率相同的各组织器官,规定成为一个房室。通常将房室模型分为一室(单室)、二室乃至多室模型。    (1)一室模型一室模型(图2)是指给药后,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即均匀地分布至全身,因而可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房室。    图2一室模型图    D0为给药量(单位g或mg);C为血药浓度(单位mg/ml或μg/ml);    Vd为表观分布容积(单位L);E为消除;K1为吸收速率常数;Ke为消除速率常数    (2)二室模型二室模型是把整个机体分为两个房室,即中央室和周边室。中央室是药物首先进入的部位,包括血浆和细胞外液以及心、肝、脑、肾等血管丰富的器官。药物可在很短时间内分布到整个中央室。周边室是血管稀少、血流缓慢的组织(如脂肪、肌肉等),药物进入或自这些组织释放均很缓慢。二室模型可有以下一些形式(图3)。    图3二室模型图    K12为药物自中央室进入周边室的速率常数;K21为药物由周边室返回中央室的速率常数;    K1为吸收速率常数;Ke或K10为药物由中央室消除的速率常数;K20为药物自周边室消除的速率常数    三、表现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Vd)是指用以估计房室大小的一个指标。因为房室本身就是一个抽象概念,分布容积也是如此。例如,氨基糖苷类的水溶性强,它们的Vd大致与细胞外液容积相等,而一些脂溶性强的药物可大量进入脂肪组织,因此分布容积远超过躯体容积,所以它是一种表观性的数据。    Vd的计算公式有:    D0为单次静脉注射的给药量;C0为给药后的即时血药浓度。此法只适用于一室模型    D0为单次静脉注射的药量;K为消除速率常数;AUC为从时间0→∞时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此法与模型的室数无关    一个体重60kg的正常人的体液总容量约为36L,其中血浆3L、细胞外液8L、细胞内液25L。若Vd=血浆容量,则说明药物仅分布于血液内(如伊文思蓝)。某些药物的Vd相当于体液总量,如氨基比林是在体液中均匀分布的。还有许多药物,它们的Vd大于体液总量,说明有相当多的药物分布到某一器官或组织中去,通常当Vd等于或小于5L时,即认为药物基本分布于血浆。    表观分布容积是一个假设的容积,因为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许多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某些药物则在某些组织(脏器)中分布较多,所以Vd常比体液总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