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氟氢化钾MSDS.docx

格式:docx   大小:3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氟氢化钾MSDS.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3/11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氟氢化钾MSDS.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氢化钾百科内容来自于: 简介中文名称:***氢化钾中文别名:二***氢化钾;酸式***化钾;***化氢钾;英文名称:potassiumbifluoride英文别名:Potassiumhydrogenfluoride;potassiumfluoridehydrofluoride(1:1:1);hydrofluoricacid,potassiumsalt(1:1)CAS:7789-29-9EINECS:232-156-2分子式:KHF2(***氢化钾)分子量:。S26Incaseofcontactwitheyes,,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identorifyoufeelunwell,seekmedicaladviceimmediately(showthelabelwheneverpossible.)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R34 。理化性质性质:无色晶体。略带酸臭味。熔点约238oC(分解)。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在干燥空气中不分解放出***化氢,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放出***化氢,加热至310oC时开始有***化氢逸出,至400oC***(1atm).熔融***化氢钾的活性比***化钾,***化钠大。有毒。制备方法由碳酸钾或氢氧化钾和足量的氢***酸作用,浓缩、冷却、结晶而制得。产品用途用于制造无水***化氢、纯***化钾、光学玻璃、元素***,还用作玻璃蚀刻剂、焊接助熔剂、木材防腐剂等应用领域氢氧化钾法在中和槽中用等量水溶解固体氢氧化钾,然后通人氢***酸(或无水氢***酸)进行反应,生成***化钾。过滤后,在酸化器中通氢***酸(或无水氢***酸)酸化,同时用水冷却。控制Ph值2~3。冷却反应液至50~60℃,然后放入冷却槽冷却结晶。再经离心分离,在170~200℃下干燥8h,制得***化氢钾成品。其  KOH+HF→KF+H2O  KF+HF→KHF2安全说明***氢化钾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会引起中毒。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和皮肤灼伤。可出现低血钙,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危险特性】吸潮或遇水会产生大量的腐蚀性烟雾。其水溶液有腐蚀性和强烈的刺激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废弃处置方法】用安全掩埋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量小时,小心溶解于水中,用碳酸钠中和,如果不能完全溶解,先加入小量盐酸,接着加入碳酸钠,然后加入过量***化钙沉淀***化物/碳酸盐。滤出固体当作有害废物在规定场所掩埋。【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化钾安全技术说明书 点击数: 1776     打印本页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