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doc

上传人:ttddou01 2019/3/11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小班音乐:青蛙音乐会设计思路:小青蛙是孩子们都熟悉、喜爱的动物,它活泼、跳跃的形象是孩子们特别喜欢模仿的,本次活动中我将小青蛙的动物形象与乐曲《欢乐舞》结合,通过说说、唱唱、动作表现及乐器演奏等不同的方式激发幼儿学****节奏乐的兴趣。活动目标:感受《欢乐舞》的乐曲结构,尝试按照图谱要求进行合作演奏,体验集体演奏的快乐。活动准备:音乐、图谱、小乐器活动预设过程:一、律动带领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律动进场二、听赏音乐、节奏表现。1、幼儿听赏音乐,初步学****乐曲的节奏型。——看看这些青蛙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唱的?2、学唱节奏型,感受十六分节奏。3、根据图谱,尝试跟随音乐伴奏。4、出示乐曲后两句,幼儿尝试拍手伴奏。幼儿集体运用拍手,拍腿的方式为乐曲伴奏。三、尝试演奏幼儿自选乐器,合作演奏。活动反思:1、出示不同大小的青蛙节奏图谱,使幼儿通过青蛙的大小感受节奏的快慢,并初步掌握感受十六分音符的节奏。2、以节奏图谱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欢乐舞》的节奏,四种乐器的出示引起幼儿对打击的兴趣,并能跟着节奏谱进行合作演奏。3、活动中孩子的兴趣非常高,对节奏的感受能力也比较强。通过节奏图谱的出示幼儿对十六分音符掌握的比较好。幼儿的合作能力比较好,能够分组用不同的乐器根据节奏图谱进行合作演奏。4、虽然通过幼儿对乐曲节奏的感受能力比较强,也能通过节奏图谱区别十六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快慢,但是幼儿在打击十六分音符节奏型时因为速度比较快,所以幼儿不能准确的打四下,在合作演奏时有些乱。在解决重点的时候老师应该强调一下打四下。5、幼儿的合作能力进步比较大,在合作演奏时自控能力也比较的好,大多数孩子在轮到自己演奏时再打击自己的乐器,演奏的效果比较好。6、优势: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能够根据幼儿的反应做出自己的回应和调整。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晰,重难点的比较突出,幼儿能通过本次活动理解和感受十六分音符。欠缺:老师可以更加的关注幼儿的行为,当幼儿在十六分音符节奏时出现混乱时老师可以适当的强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