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董璐璐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董璐璐论文.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3/12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董璐璐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11级畜牧兽医专业题目: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毕业时间:二〇一四年六月学生姓名:董璐璐指导教师:李德宏学号:111447007班级:11畜牧兽医一班2013年12月16日仔猪水肿病的防治董璐璐(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735000)摘要: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其临床特征为组织器官水肿、神经症状、低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剖检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该病主要侵害断奶后5~14天或刚转入肥育群的断奶仔猪。及时有效的治疗及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是防控本病的必要保障条件。关键词: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仔猪;防治2013年秋季在甘肃兰州某猪场出现大量断奶仔猪食欲减退甚至完全停止;眼睑严重水肿,颈部、头部发“胖”;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等症状,而且多发于1~2周后的仔猪,呈急性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调查初步诊断为仔猪水肿病,且近年来,周边各个猪场该病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对养猪生产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给养殖业和养殖专业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已经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有效控制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减少仔猪死亡,本文就猪场仔猪水肿病的临床病例,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等做了综合分析。一、病原调查实验室诊断表明本次发病的病原主要为大肠杆菌。虽然已知的大肠杆菌血清型可达上万种之多,但致病性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数量却非常有限。引起猪水肿病的血清型一部分与仔猪黄痢相同,常见的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但表面抗原有所不同,大多数菌株能溶解绵羊红细胞。二、发病原因仔猪水肿病主要是来自O2、O8、O118、O179、O141等大肠杆菌菌株及其所产生的***所致。除此以外,本病的发生还与外部应激性因素有着密切关系,本次发病主要集中在秋季仔猪断奶前后,仔猪食用的饲料和居住的环境改变,可能引起了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改变,促进了某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引起了发病;还有可能是因为当地秋季气温多变、阴雨潮湿,有时会刮大风,冷热交替太频繁,使得仔猪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菌体在肠道内大量增殖,产生了肠***,经一系列的过程,导致发生水肿。三、临床症状(一)最急性型多见于很健壮且吃得饱长得快的猪只,急性型被感染的也是这类猪只。表现出的症状是突然发病,卧地不起,全身肌肉及四肢抽搐,口角流涎,吐沫,呼吸极度困难迅速死亡。而且多数见不到症状,突然死亡,病程仅1~2h。(二)急性型 该猪场这种症状比较多见,常为急性发病,可见仔猪食欲减退或完全停止,体温一般正常,℃~℃,共济失调,无目的乱冲、乱撞或作转圈运动,有的两前肢跪地,后肢直立或四肢下卧,突然向前猛跃。不能站立或爬行,强迫行走时,四肢乱蹬。有时会发生呕吐,皮肤有水波动感。其主要特征是:眼睑严重水肿,颈部、头部发“胖”或水肿;其次是神经症状,精神迷乱、共济失调。病程一般在12~24h。(三)慢性型慢性发病较少见,其头部、眼睑水肿比较明显,精神萎顿,卧地不起。病初时及时对症治疗也可痊愈。最后消瘦、衰竭而死亡,病程2~4d。刚开始发现仔猪食欲减退、精神不振,随后见其四肢无力、步态摇摆、倒地抽搐、耳尖冰凉;眼睑、头颈部水肿,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四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