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寨坝至流长二级公路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格式:doc   大小:44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寨坝至流长二级公路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上传人:drp539606 2019/3/12 文件大小:4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寨坝至流长二级公路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来源为加速息烽县公路基础建设,改善交通状况,缓解交通压力,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拟定建小寨坝至流长二级公路,全程约为20公里。为圆满履行合同,高速、优质完成该项工程,特编写本技术设计书,指导测绘工作。二、测区自然地理概况该二级公路起点位于小寨坝小沟子,终点位于流长后山,整条线路呈东南至西北走向。地理位置为东经106°36′34″-106°44′12″;北纬27°15′36″-27°12′24″,平均纬度约27°14′00″。整条线路所在区域山高坡陡,地形变化复杂,海拔变化大,最高海拔约1030米,最低海拔约700米,平均海拔约为850米。小寨坝至流长已有一条公路,由于乌江的天然阻隔,此路沿山势起伏绕道乌江而行,坡陡弯多,且路面不宽,交通流量大,路边行道树较为茂密。新设计的二级路由小寨坝小沟子经荷包寨穿隧道而后跨乌江直达流长,测区荷包寨段交通不便,坡陡谷深,通视条件不好,所以施测时稍有困难。::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08度。已知点为三等水准点,固已知点高程可作为本测区高程控制测量的起算点。四、作业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C10—2007;3、本项目技术设计书;4、本项目合同书;5、业主提供的标有公路方案线的1:1万地形图,作为实地定公路中线的依据。五、技术设计与技术要求平面控制测量该线路平面控制测量全部采用GPS测量,本次观测仪器使用6台中海达双频静态模式测量,观测方法用边连式进行。(1)布网:本次布网全部布设GPS点,5公里左右选择一对点作为首级控制网(对于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桥、隧道等还需加大控制点密度),首级网当中再加密布点。每对点之间的间距一般不小于500米,每个GPS点至少与另外一个GPS点(或三角点)互相通视,便于用常规测量方法进行扩展和联测。(2)选点:点位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①点位四周障碍物的高度角不得大于15°。点位应布设利于公路勘测放样,且距公路中线50米以外,300米以内为宜。②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4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小于100米;③避开大面积水域;(3)埋石:标石规格为《公路勘测规范》规定的尺寸,即顶部20cm×20cm,底部40cm×40cm,高为60cm。也可以选用固定岩石标志,并用红油漆框边正规书写。(4)观测:本次观测使用6台中海达双频静态定位方法进行同步观测,观测要求及限差按《公路勘测细则》P16表中四等标准执行。(5)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软件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包进行。四等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勘测细则》中各项精度指标。54坐标系计算技术参数如下:坐标系名称:中国-小寨至流长二级公路椭球长半轴a::1/:高斯投影尺度:::::27:14:00N中央子午线:1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