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饮酒(其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饮酒(其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点 2019/3/12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饮酒(其五)》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仅供个人参考:..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饮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朗读、背诵全诗。2、反复吟诵,体会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3、感悟诗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目标1、::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他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他的《饮酒》。二、明确学****目标三、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介绍:1、走近作者:eq\o\ac(○,1)陶渊明其人: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青壮年时,曾做过江州祭酒和参军一类的小官,但时间都很短,后任彭泽县令,终因不满***黑暗,又不肯迎合权贵,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41岁归隐田园。他在诗文中着力表现在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开创了田园诗派,田园诗派创始人,被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主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eq\o\ac(○,2)陶渊明其事:不为五斗米折腰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自由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后来辞官,隐居山林,这个词主要是说陶渊明有骨气,不趋炎附势的性格。2、作品介绍《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所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本文选的是第五首,格调最为闲雅有致。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四、诗韵朗读1、听录音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全诗。(注意朗读时的语调、语气、节奏处理)3、学生朗读、背诵。五、画面再现——理解诗意1、结合课文注释,翻译诗句。2、有疑问之处圈点勾画出小组讨论,然后小组展示。3、解释加点词语。①结庐在人境盖房子人世间②而无车马喧世俗往来的纷扰③问君何能尔陶渊明自称这样,如此④悠然见南山悠闲自得的样子⑤山气日夕佳气象,景色接近黄昏的时候⑥飞鸟相与还一起⑦欲辨已忘言辨析4、翻译诗歌住在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纷扰。问你怎样能做到这样呢?心高志远,住处自然偏僻宁静。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悠然自得抬起头看到了南山。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来。这里边有自然的意趣,想要辨析,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六、合作探究——品读诗歌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车马喧”是指世俗往来的纷扰,并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而无车马喧”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人,看淡了功名利禄,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2、“心远地自偏”中的“远”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