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论语读书报告(2).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论语读书报告(2).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3/1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读书报告(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我读《论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同一种独特文化心理定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没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中国不可能延续五千年。而作为一本中国***经典丛书,《论语》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宗教、艺术、医药、民俗等各个领域,多方位、多角度地介绍了源远流长、内容宏富的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之精华。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心存不满,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以上是《论语》出现的历史背景。下面来谈一下《论语》书名的含义:《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班固在《汉书·艺文志》概括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里的“论”是“论篹”之意,“语”是“语言”之意,“论语”即指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篹”成书。《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论语》也记下了他思想中一些有积极意义的东西,例如薄赋敛、举贤才、节用、爱人、使民以时、有教无类、不信鬼神等。尤其是他的教育经验、学****经验、写作经验、生活经验和诗论,更值得我们重视。《论语》中许多十分精辟的格言,正是这些可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但是,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局限,孔子本人的思想其实本身不是那么单一的,也是具有它自身的逻辑上的冲突的,下面首先我会结合《论语》来阐述一下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纠结点。“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句话并不难理解,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从中不难看出,孔子提倡节俭为民,这一点无疑是符合正统思想的,更是我们所极力宣扬之处。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港,人不堪其忧,回仍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句表现出对颜回安贫乐道精神的大加赞扬,另外一句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更是表现出孔子与在乎物质追求者的势不两立,着力渲染了一种“贫贱不能移”的高尚节操。然而,同样出自于论语一书,《论语·乡党》:“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很显然,孔子本人其实还是很追求物质生活,最最起码也是很注意吃的方面的讲究的。其实很显然,孔子似乎既不愿意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也提倡具备不以贫穷为耻的德操,而我认为,实现了前者,后者的具备与否其实根本就是没有区别的,因此而言,孔子在外部条件上,还不是如宣扬的那样彻底坚决。正如他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