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车 薇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第三课‘一米有多长’。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1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4、通过测量、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体验观察、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5、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长度的方法和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教学难点:   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和知道1米=100厘米。教具准备:   米尺一把、PPT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最爱谁?你和你的爸爸有那些不一样的地方?你的爸爸有多高?师:哪位同学的爸爸和我差不多高?怎样能知道我到底有多高呢?我们学过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谁能告诉你手里的尺子有多少厘米吗?如果现在我找个同学用尺子来量一量黑板有多长,你心里会这么想?   师:看来同学们都明白如果用这把尺子来量很麻烦。那谁有更好的办法呢?(做一把更长的尺子)大家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宝贝,用它很快就能量出黑板有多长,想不想知道是什么?二、认识米尺。出示米尺。   (1)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用它来量比较长的物体就容易多了。   (出示米尺图)这就是米尺的缩小图,请大家拿出你们的尺子,跟米尺看一看,比一比,米尺上的刻度和你们的小尺子上1厘米的刻度有什么关系?米尺上有多少像1厘米的刻度?引导学生观察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上节课用什么来表示厘米(cm),其实米也可以用字母m来表示。(板书)三、实践活动(1)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