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基本技术操作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本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n22x33 2019/3/14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本技术操作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的】急救时作为加压输液、输血、或采集血标本【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无菌持物钳浸于消毒溶液罐内或干式,2—%碘酊,70—75%酒精或安尔碘等消毒液,无菌纱布及罐、消毒棉签,%肾上腺素、笔、砂轮。另备注射器、针头、试管、弯盘、注射器针头回收器。【人文关怀、爱伤意识】1、操作前向病人说明操作目的,取得同意与配合。2、操作中应有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保护病人隐私,关注病人感受,减少不良刺激。3、操作后帮助病人摆放舒适体位,整理好衣着和被褥,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操作步骤】1、洗手、戴口罩。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抽血项目等,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股静脉注射目的、注意事项。3、协助病人取仰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外旋。4、检查注射器的包装、有效期等,再次查对,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5、术者消毒左手中指和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用左手食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固定。6、右手持注射器,,垂直进针或者30-45度刺人股静脉,见回血后用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抽动活塞,按需要采集标本或者注入药物。7、抽血或注射毕,迅速拔针,局部用3—5根消毒棉签(或无菌纱布)加压按5分钟以上。8、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9、消毒洗手。【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2、若向静脉内输注液体时,穿刺应为30--45度角以免穿破血管。如抽出鲜红血液,即示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针,加压5分钟以上止血。第五节、腹腔穿刺术【目的】①抽取腹水进行化验检查,明确腹水的性质,协助诊断。②放出适量的腹水,减轻腹腔的压力,缓解压迫症状。③腹腔内注入药物,达到直接治疗和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用物】①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②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治疗碗、小药杯、止血钳、组织镊、5ml注射器、6号及7号针头、腹腔穿刺针、洞巾、纱布、棉球、培养瓶、持针器、缝针、缝线等。③其它用物。无菌手套、30ml注射器消毒长橡皮管(70~80cm、酒精灯、火柴、腹带、皮尺、盛腹水容器、2%利多卡因2支;另备无菌手术剪、刀。【人文关怀、爱伤意识】1、操作前向病人说明操作目的,取得同意与配合。2、操作中应有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保护病人隐私,关注病人感受,减少不良刺激。3、操作后帮助病人摆放舒适体位,整理好衣着和被褥,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操作与护理及注意事项】(1)操作与护理:①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其合作.②将备好的用物携至床旁,用屏风遮挡病人,协助病人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误伤膀胱。③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体位,如坐位或半卧位。协助病人解开上衣,松开腰带,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好橡皮布及治疗巾。④如大量放腹水,应在放液前测量体重、血压、脉博。盛腹水的容器放适当位置。⑤穿刺部位。宜取脐与左髂前上棘联线的内2/3与外1/3交界处或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左右旁开1~.⑥打开穿刺包,协助医生常规消毒已选定的穿刺部位。术者戴口罩及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1%普鲁卡因自皮肤至腹膜壁层行浸润麻醉。用穿刺针自局麻点刺入皮下,徐徐刺入腹腔后,先用注射器取少许腹水,留取标本作常规检查及培养。须放液时,在针栓部接上已消毒的橡皮管,引腹水入容器中。⑦大量放液速度不可过快,液量不宜过多,随着腹水的流出,将腹带自上而下逐渐束紧,以防腹内压骤降而发生虚脱或休克。如需注射药物时,将药液注入腹腔内。⑧腹腔穿刺放液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出汗、心悸、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放液,卧床休息,并予以输液等紧急措施。⑨穿刺完毕,拔出穿刺针后,局部碘酒、酒精消毒,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测量腹围,束紧腹带,协助病人平卧。如果用切口穿刺放液。完毕后应协助医生缝合切口,再次消毒局部后用纱布覆盖切口,并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束紧腹带。⑩整理用物,并详细记录腥腹水量、性质、颜色,及时送检。(2)注意事项:①严格招待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②穿刺点应视病情及需要而定,急腹症时穿刺点最好选择在压痛点及肌紧张最明显的部位。③勿在腹部手术瘢痕部位或肠袢明显处穿刺,妊娠时应在距子宫外缘1cm处穿刺。④少量腹水进行诊断性穿刺时,穿刺前宜令病人先侧臣于拟穿刺侧3~5分钟。对腹水量多者,进行腹腔穿刺时,应先将其腹壁皮肤向下向外牵拉,然后穿刺,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以防腹水沿针眼外溢。⑤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应停止放液。⑥腹带不宜过紧,以免造成呼吸困难。⑦术后穿刺处如有腹水外溢,可用火棉胶涂抹,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⑧大量放液者,应卧床休息8~12小时,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⑨有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卵巢肿瘤、包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