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课题名称: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课题主持人: 孔琴所在单位:扬州市邗江区杨庙镇中心小学申报日期:2008、9、《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改革的研究》开题报告及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在现行教育过程中,教育评价一直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课程评价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的特点呈现出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在现阶段,从整体上看,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评价能否体现教学思想?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能否测定“有效教学”的本质?强调制定统一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能否都能发挥评价功能?课堂教学取得“教学效果”能否说明就是提高了教学质量?对教学低效率的某些改革实验课,能否加以否定?……这一系列的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思考与探索。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根据新的理念,不断改进评价的方式,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重激励发展的、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小学语文学科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实验,形成一套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科学易行的操作系统,逐步取代传统的评价方法,使评价实现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趋势分析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作了较大的调整,提出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型人才”。国外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更注重个性化,注重实践性,强调意志品格和学生能力的形成。近些年来,我国教育评价的理论与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课堂教学评价也在许多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并取得了很大成绩。课堂教学评价正在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随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教研机关的研究人员和学校领导干部,开始重视了课堂教学评价,并精心研究,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1、课堂教学的质量发生了变化,建立了多因素整合的评价指标体系。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使课堂教学评价较为科学化。但是,客观事实告诉我们,目前课堂教学评价从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评价内容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冲击和旧的传统教育观念影响,课堂教学评价中“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主导轻主体”等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偏离了全面素质教育要求。 2、没有统一的各类评价指标和操作规定。目前,评价指标体系各各不同。没有评价制度和不按操作规定评价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评价者并不按指标项目的权重量分,只打总分;有的以目为纲,主观臆断;有的掺杂个人的感情色彩。产生如此等等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统一的评价制度和操作规定,缺乏必要的制约机制所致。3、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广泛实施。4、忽视对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率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又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忽视课堂教学效率评价的现象也较普遍。特别是有些检查组和优课的评价者们,不考察课堂教学时间的投入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效率关系,不考察教者怎样精讲巧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反把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拼命增加当堂练习,学生始终科于紧张战斗状态等情况,视为能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发挥了主体作用,因而给予较高的评价等第。这岂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