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怎么去预防
在廉政建设中,发挥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内心抑制机能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教育在廉政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抓好廉政建设,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官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抗到伏”能力。要筑起牢固的反腐败思想道德防线,关键是要打好思想基础。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筑起反腐败的思想防线:
要加强政治治理论教育,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切实抓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的教育,坚持学习、讲政治、讲义气,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反腐败倡廉的法制宣传。从正面宣传反腐败倡廉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运用确定性的引导强化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使其具有明确的是非观促使他们依法办事。从反面运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加大对贪污案例的宣传,剖析原本为国家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党政干部在权利、贪欲中放松警惕而落入法网的深层原因,提高党政干部的拒腐防变意识。
强化职业道德抑制腐败的作用
努力提高权利主体的职业道德意识
所谓的职业道德意识就是从业者对职业道德原则的理解。只有具备深刻的职业道德意识,才能产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增强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来自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权利主体只是代行权力职能,为人民服务,任何人不能把权力当做谋私利的工具更不能把权力当做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只有真正了解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的权利主体,才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用权者。
树立权利主体的职业道德理想
所谓职业道德理想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追求和向往的目标,即从业者的人格追求。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坚定的职业道德理想,才能形成自己的职业道德信念,并奉为职业活动的指南。权利主体的职业道德也就是权利主体在行使权力时所追求和确立的价值目标。这一价值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权利主体的用权方式。拥有正确的职业道德理想,能让权利主体正确地行使权力。
要大力加强和完善法治的力量来抵制腐败
我国的法制不健全,特别是廉政法制十分薄弱,难以起到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建国以来,我国虽然出台了不少关于廉政的法律法规,对廉政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廉政立法却是远远不适应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
构筑和完善反腐败的法律体系
加强反腐败预防性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注重事前的积极预防和树立清正廉明的政风方面的立法。
制定和完善反腐败的惩戒性法律法规。
制定反腐败监督法规,健全廉政监督机制。
依靠法制惩治腐败,必须有一个具有高度权威的、高度统一的、高度廉洁的专门监督机构。
强化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反腐败的关键在于监督。权力如果不受监督、制约,那么,权力的使用就会迷失方向,就会滥用,必然会导致腐败。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严格的监督机制。
健全制度性监督。
一般指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查机关的监督及党内监督等权力主体的监督,实现监督权能的权力主体必须相互独立、相互协调。
强化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依据的民主权利,通过舆论机构或借助舆论工具,从善治的角度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的言行予以的道义上的审视、评价和督促。其作用之一就是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