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探析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含义.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探析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含义.doc

上传人:cjl201702 2019/3/15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探析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含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析老舍《茶馆》潜台词的含义日期:2014-06-19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 » 201405期  来源:陕西教育报刊社  浏览次数:652  作者: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陕西西安刘娟【摘 要】《茶馆》是老舍戏剧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代表了老舍先生在后期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主要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推导角色对话中“不合作”的潜台词,准确理解潜台词的含义,接着分析剧中人物对潜台词含义的体现方式和实效性,以此来重读老舍先生《茶馆》中通过对话的表象所体现出的真实意图。【关键词】老舍《茶馆》潜台词含义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语言哲学大师格赖斯(Grice)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成为了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导在语境下剖析说话人的真正含义,理解其“弦外之音”。会话含义理论需要会话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其达到交流的实际意图,其中的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准则:要求交流双方所提供的信息量要平衡。(2)质准则:要求双方所提供的信息准确真实。(3)关联准则:要求双方提供的信息贴切,没有偏离主题的信息。(4)方式准则:要求双方所表达的信息清晰简洁,以免产生歧义。量准则下《茶馆》潜台词的含义与“不合作”现象   在《茶馆》的语言对白中,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对话造成了量的不平衡,产生出超越对话表面意思的潜台词含义,让对方通过对潜台词的含义进行推导来达到目的。      例如:   茶客1:谭嗣同是谁?   茶客2:好像听说过!反正犯了大罪,要不,怎么会问斩呀!   这是在第一幕秦仲义与庞太监在茶馆中的对话,两个茶客听说谭嗣同要问斩,其中一个茶客提出了疑问,但另一个茶客并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反而回应了大家都明了的问题。其表达的潜台词含义就是:皇上都下令问斩了,犯的罪一定不小。这同时反映了茶客们对市井的漠然态度,他甚至不知道谭嗣同是谁,也不想去知道他是谁,更没有对谭嗣同问斩有何评价,对皇上问斩已然****惯了,不管斩谁都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老舍在这里通过两个茶客两句简单的对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老百姓都处于麻木的状态。      通过维新派的秦仲义和守旧派的庞太监的一段问候式的对话来分析:   庞:哟!秦二爷!   秦:庞老爷!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   庞:那还用问吗?天下太平了,圣旨下来,谭嗣同问斩!告诉您,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   秦:我早就知道!   秦仲义是新派资本家,而庞太监是皇室守旧派,两个人见了面礼貌性的问候之后,秦仲义多说了一句话:“这两天您心里安顿了吧?”这是秦仲义在问候之后多出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反映了维新派的不满:问斩了谭嗣同,你们心里高兴了吧。秦仲义利用反讽刺的语气表达了他对晚清政府废除戊戌变法、杀害六君子的不满。庞太监通过“天下太平了”表达了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谁敢修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警告以秦仲义为代表的维新派,别造反,天下还没大乱呢。老舍通过这样一个对话外的信息量传递给观众的是当时的时局信息,一个行将就木的晚清政府和蠢蠢欲动的维新派。质准则下的虚假信息      《茶馆》的语言对白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凭无据的话语,特意表现出了质的不合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言外之意。   例如第二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