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浅析车联网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34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车联网技术.doc

上传人:drp539607 2019/3/16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车联网技术.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引言2010年,通用汽车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在“直达2030”可持续交通系统论坛的第二场论坛“车联网-网联城市智能交通”中首次提出了车联网的概念,其所畅想的未来美好城市交通愿景“零排放、零油耗、零堵塞、零事故、且驾乘充满时尚和乐趣”令人心驰神往。谈及车辆网的由来,首先要介绍一下物联网。国际电信联盟(ITU)给物联网的定义是: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到物品(thingtothing,T2T),人到物品(humantothing,H2T),人到人(humantohuman,H2H)之间的互联。其中,“H2T”和“H2H”中的H(human)指的是通过通用装置而非个人计算机实现互联的人。通过物联网,可以构建无处不在的网络,实现没有空间界限的物品的互通。由此可见,车联网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着陆点,将物联网具体指向车、路与人。目前,车联网已被国家列入“十二五”期间物联网面向智能交通领域的重点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并在汽车厂商的积极推动下,在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的直接牵引下,在移动运营商的大力拉动下,车联网在转瞬之间成了热点。2车联网概念及相关技术车联网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1]。其主要技术有: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简称ITS)。ITS系统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和管理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RFID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基本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天线(Antenna)组成。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rd-generation,简称3G):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目前国内支持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中国电信的CDMA2000,中国联通的WCDMA,***的TD-SCDMA,GSM设备采用的是时分多址,而CDMA使用码分扩频技术,先进功率和话音激活至少可提供大于3倍GSM网络容量,业界将CDMA技术作为3G的主流技术,国际电联确定三个无线接口标准,分别是美国CDMA2000,欧洲WCDMA,中国TD-SCDMA。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lobalPositioningSystem,简称GPS)。GPS起始于1958年美国军方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了新一代***系统GPS。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