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11/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庙祭祀的文化意义
刘续兵
祭祀文化是传统礼乐文明的丰富内涵之一,祭礼的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天地、先祖、君师。文庙祭祀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是传统社会的“国之要典”,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祭祀活动根据对象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血缘性祭祀与非血缘性祭祀。血缘性祭祀更多的是出于亲情,非血缘性祭祀则更多的具有社会文化的意义。
最初孔门弟子对孔子的“祭祀”是模仿祭祖活动而来,但又超越了一般的亲情,开创了祭祀史上的一大变革,为其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祭祀老师。局限于孔门弟子之间的“祭孔”,因之具有了“血缘性”与“非血缘性”并行的特征,使得文化传承与亲情延续的意味同时存在。将“师”纳入祭祀对象,成为中国文化“尊师重教”的重要标志。这种祭祀老师的模式,因为儒家的推扬而延续下来并成为一种传统。
从文庙从祀制度的变革中,可以发现儒学本身的学术、信仰变化。唐代贞观年间,以左丘明等22人配享孔庙,显然与当时崇尚汉唐经学的风气有联系。随着理学的兴起,周敦颐、张载、朱熹等六人被尊为“先贤”,这无疑是理学道统观的直接体现。至清代,从祀诸儒中又出现了以王夫之、黄宗羲等为代表的“行道之儒”,他们的出现与当时的社会形势密切关联。从祀诸儒的选择和晋升,均需受到官方的认可与节制。
历代统治者不厌其烦地兴建文庙、祭祀孔子,并非尊孔子为教主,立文庙为教堂,而是着眼于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与文化道统的确立。孔子并不像老子被道教化身为神,文庙祭祀强调的是孔子的文化贡献,尤其是其为人类制定的纲常伦理、道德教化。然而,以另一角度看,儒学在历史上却又实在起到了宗教的某些作用。文庙祭祀虽不能完全等同于宗教活动,却无疑蕴涵着宗教的意义,发挥了宗教的部分功能。儒学与其他宗教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信仰,而不是一种完全神学的宗教。
文庙祭祀是士人感受群体优越性和文化价值的一条重要渠道。如果能够进入文庙从祀,将证明其得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不少人梦寐以求死后能够进入文庙从祀,一些大儒的门人后学也积极推动其宗师进入文庙,为自己和其学派争得一份殊荣。文庙祭祀与经典的诠释、科举制度的推行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共同奠定了士人对于儒学和孔子的信仰。这种信仰尽管没有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但其对于古人“安身立命”的功能,完全可以与宗教相仿佛。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儒家优秀分子对于自身信仰和使命的自觉表达。
历代重视文庙祭祀,当然首先在于尊重作为伟大思想家的孔子本人,尊重以孔子为代表的历代圣哲贤儒,同时,更是尊重以孔子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恐怕才是文庙祭祀的本质意义所在。
(刘续兵,就职于曲阜孔子研究院选自2013年03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文庙祭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它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内容可分为三个方面:天地、先祖、君师。
,但对孔子的祭祀又不仅仅是出于亲情,更多的是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
,除了孔子以外,还有儒家历代先贤圣哲,体现了随时代和社会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它不是尊孔子为教主,立文庙为教堂,而是着眼于政治目的与文化道统的确立。
,不正确的一项是
“师”纳入祭祀对象,开创了一种新的祭祀模式,是中国“尊师重教”传统的重要标志。
,从文庙从祀制度的变革中,可以发现儒学本身的学术和信仰变化。
,同时也是中国历代传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对孔子之道的尊崇,从本质上讲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文庙祭祀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文化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文化信息。
,主要靠儒家的推扬,历代统治者的支持往往予以节制。
,但历史上儒学却无疑蕴涵着较浓厚的宗教的思想,发挥了宗教的部分功能。
“国之要典”,很多人渴望能到文庙参与祭祀,主要是为了证明其得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二、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弟毅。始皇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