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分析!
———基于全国!" 省#$%# 行政村#$%#" 户的实地调查!!
李& 华
内容提要: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调研数据对新农合进行阶段性评价。实际调研数据显
示:新农合实现了广覆盖和高自愿,村卫生室资源配置数量和质量均有提升,农民对新农
合和定点医疗机构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存在新农合人均筹资低水平和非均等性,“保大
病重病”目标远没有实现,医疗费用支付管理方式落后,偏远地区就医难等问题。建议政
府建立新农合筹资增长机制;回归“大病统筹为主”目标,建立“大病省级统筹基金”;持续
改进医疗费用支付管理方式;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善偏远地区农民就医难。
关键词:新农合;效果;满意度;定点医疗机构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数据来源
(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医药卫生保障领域内矛盾凸显,“看病
贵、看病难”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如何为占人口一半以上农村居民提供与经济发展
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值得政府和社会各界思考。阿罗(’( )( *++,-)早在." 世纪/" 年代明
确指出,由于人们本身的健康状态、疾病发生和医疗市场的供需均衡都存在不确定性,因而采取合
适的医疗保险方式是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有保证的健康投资的合理选择!。构建与我国农
民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以基本医疗保险为核心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极其必要和有意义的。
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解体后,农民陷入医疗自费群体,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日益严重。
.""! 年下半年,开始试行政府、集体和个人共同筹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它遵循社会医疗保险
! .""! 年# 月#" 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
号),该意见指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
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 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要选择. 1 ! 个县( 市)先行试点,取得经
验后逐步推开。到."#" 年,实现在全国建立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减轻农民因疾病带来
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0 年! 月#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中发
[.""0]/ 号)指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
医疗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为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 日,第十一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在本法的第三章基本医疗保险第二十
四条再次指出,“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方便起见,人们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为“新农
合”,本文采用了这一简称。
!! 本文为.""0 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社会调查”“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研究”项目成果。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丛树海教授,
首席专家俞卫教授,研究组组长李华副教授,数据分析负责人赵大海博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