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校级大挑策划书.doc

格式:doc   大小:6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校级大挑策划书.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3/18 文件大小:6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校级大挑策划书.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薄螅蒁蚀南华大学挑战杯莅课外学术作品大赛薂工蕿作聿安肅排薃羂南华大学学生科协葿袆蚅肀袈活动背景薆1、校内环境背景蒂为进一步深化我校青春,活跃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广大学生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以及展现南华学子的***与风采。在校团委、科技处的指导下,由南华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南华大学“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以下简称:“大挑”)。“大挑”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营造活跃、浓郁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氛围,提高在校学生的学以致用和创新能力,为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同时为迎接省级,国家的“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做好充分的迎战准备。蒃   校级“大挑”已经连续成功举办过多届,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广大同学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莇2、赛事背景:莆“挑战杯”科技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异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奥林匹克”。此项活动旨在全面展示我国高校育人成果,引导广大在校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迎接挑战、培养跨世纪创新人才。这项活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迎接挑战”的宗旨,自1989年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成功地举办了七届,挑战杯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竞赛活动十分关注,江泽民同志于1993年8月4日为“挑战杯”题写了杯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竞赛题了词。薄历届的校级“大挑”为省级、国家级的“大挑”输送了许多优秀作品,分别在省赛,国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我校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并激起了同学们的科研热情。薁螇二、活动宗旨肇理论实际相结合,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科研科技薅虿三、活动主题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锐意创新、迎接挑战袇莂四、活动目的及意义肂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展现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和精神面貌,通过本次“大挑”,不仅要展示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调动学生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同学们的荣誉感和创新精神,全面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宣传校园科技文化,弘扬南华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能力。衿本次校级“大挑”不仅是为了提高校园文化气氛,也是为了向下届省赛、国赛输送大量的优秀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薇蒄活动时间、地点膀时间:2011年4月—5月艿一、前期宣传:肄展板展出:4月1日—3日蒅展出地点:南华广场薃二、中期组织螈“大挑论坛”4月15日—20日螄专家指导讲座15日—18日地点:会议室节需求交流会20日地点:会议室蚁竞赛报名25日膈后期评比薅5月15日:收初稿(可以推迟到18日)莄5月19日:进行评审蝿5月25日:颁奖薇举办单位芅主办方:共青团南华大学委员会南华大学科技处莅承办:南华大学学生科协膂协办:南华大学各个学院分科协肆七、参赛作品:肅1、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膂第一条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4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本校全日制非***教育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芀第二条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10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蚀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螆第三条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芄第四条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薂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