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农信社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与建议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代理客户办理收款、付款和其他委托事项而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相对较晚,在产品种类上也比较单一,仅限于结算、代理收费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当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与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就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加快中间业务发展进行初探。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中间业务缺乏先进技术手段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开办中间业务缺乏高科技的依托,特别是电子化、网络化等技术的支持。虽然在东部、沿海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信用社都拥有计算机网络,但与中间业务发展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如:应用软件程序开发不足,POS机、ATM机设置的科学性不强,设备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或者设备不能跟上等。例如:孝昌联社,全辖共有15个营业网点,竟没有一台存取款一体机,设备落后于县内其他各家银行。(二)中间业务的创新意识和经营意识滞后农村信用社开办中间业务存在人员素质不高和经营意识不到位的问题。中间业务需要一些懂技术、有经验、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懂法律、国际金融、综合理财、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外汇经营等中高级人才。农村信用社在这方面的人才所占比例非常少,所以投资理财、咨询管理、外汇业务等风险低、收益高、服务层次高的业务品种在农村信用社中难以开展,更难以创新,从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拓展。(三)中间业务开展受经济环境等多方影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的开展要受所在地方经济环境、消费群体、客户市场的影响,这也是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展存在的困难。由于地方经济发达程度不高,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代客理财、代理证券等高层次服务项目受到局限。(四)中间业务缺乏统一的管理和长远规划由于存在体制上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在开办中间业务上是各自为政,既缺乏统一的约束机制,也没有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模式,更缺乏中间业务中长期发展规划,使得中间业务发展缺乏全局性,没有统一的服务作为支撑,都是各自根据实际情况摸索操作,势单力簿,很难形成规模和气候,难以形成整体上的合力,实现强有力的竞争。(五)中间业务品种少、层次低,缺乏吸引力农村信用社目前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单调、种类少、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其主要集中在日常操作简单的结算、代理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农信社自开办中间业务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到如今其中间业务品种只有代理保险、代发工资、代保管有价单证、简单的咨询业务、代办开户许可证等业务。缺乏吸引力和创利能力。(六)中间业务收益低由于农村信用社所开办的中间业务层次较低,在产品定价上就很低,有的甚至不收费,这是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收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二是受传统陈旧思想观念影响,部分农村信用社工作思路仍定位于原来的存、贷款业务上,忽略了中间业务的收益性,把开办中间业务作为占领市场份额,促进存款增长的一种手段。三是当前各金融机构竞争激烈,往往为争得某项业务的代理权而进行不规范竞争。如:有的农村信用社为组织存款,在代收学校书学费、代发企事业单位工资、代收水电费、代理财政税收等业务时不仅不收费,而且还要支出相关费用。(七)中间业务存在不规范现象且蕴含风险隐患目前,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在创新发展、操作模式和风险防范上没有统一的管理措施办法,加之,农村信用社的职工素质相对较低,使农村信用社开办中间业务存在较大风险。一些地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