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钳工技师论文
题目: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
姓名:
身份证号:
工作单位:
齿轮减速器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
关键词:减速器滑动轴承刮削工艺
我是一名从事钳工工作多年的工人技师,由于本人在工作中虚心向老师学习请教,努力掌握各项技术知识,认真钻研技术,在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和原有设备的维修工作中,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通过以往在齿轮减速器滑动轴承的刮削方面,对齿轮滑动轴承轴瓦的刮削工艺以及间隙调整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高速重载减速器齿轮部分采用对开式滑动轴承,其轴承内衬大多是由巴氏合金制成,这种轴承的刮削工艺要求较高,技术性较强,一旦刮削不良或间隙调整不当,就会导致研瓦事故的发生,在此篇论文中本人将详细的介绍一下齿轮减速器滑动轴承的刮削工艺方法。
轴瓦安装及检测瓦背与瓦座的接触面积
首先将机体瓦座与轴瓦瓦背的贴合面擦干净,并在机体瓦座弧中涂上显示剂,然后把两下瓦安装在瓦座中,使两者相对往复转动一定的角度,最后吊出下瓦,检测瓦背与瓦座的接触情况,如果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就说明两者配合良好,如果接触面积小于70%,在减速器运转时,下瓦就会极容易产生角偏移,因而必须将瓦背进行刮削,使其接触面积达到70%以上。
刮削轴瓦
刮削轴瓦应以轴为基础,两者对研后利用内孔刮刀进行刮削,刮削良好的轴瓦,不但能使轴瓦受压均匀,而且还为轴瓦的液体润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轴瓦的刮削一般可以分为粗刮、细刮和精刮,在细刮阶段宜采用小前角刮刀,在精刮阶段最好使用负前角刮刀刮削。为检查轴瓦的刮削情况,所涂抹的显示剂要薄而均匀,以便于观察。
在刮削轴瓦时,不仅要使接触点、接触角符合技术要求,而且还要使顶、侧间隙达到允许的数值,通常的刮削方法是:先刮接触点,同时照顾接触角,最后在刮侧间隙。
刮瓦的程序是:先粗、细刮下瓦,在粗、细刮上瓦,尔后精刮整瓦,最后刮侧间隙及存油点。
下瓦的粗、细刮削
首先把两下瓦安装在机体的瓦座中,并使下瓦在横向上保持基本水平,然后将齿轮轴放在两下瓦中,并沿着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2-3圈,然后测量齿轮轴的水平度,最后将齿轮轴吊走,这时,应根据轴颈与两瓦的接触情况以及两瓦的相对标高,可以开始对两瓦同时进行粗刮。粗刮时,应首先考虑齿轮轴的水平度,粗刮的头几遍,刀法应当重,刀的运动距离为30-40mm。在粗刮过程中,应将基础弧面全部刮去,没有接触到的则不允许刮削。当两瓦的接触湖面达到50%左右,,至此,就完成了下瓦的粗、细刮削工作,但不要急于精刮,因为在精刮上瓦时,下瓦的接触斑点会增大,这样就需要在精刮上瓦的同时修刮下瓦的大块斑点。
上瓦的粗、细刮削
上瓦的粗、细刮削的方法及其要求与下瓦的粗、细刮削方法及其要求基本相同,两者所不同的是应把上瓦放在齿轮轴上进行对研,故从略。
上、下轴瓦的精刮削
上、下瓦经过了粗、细刮削后,已经在接触角内有了接触斑点,但接触斑点较大,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精刮,这时应按照下面第三部分介绍的测量轴瓦的顶隙的方法,计算出轴瓦结合面的加垫厚度,拧紧螺栓,使齿轮轴按其正常运转方向转动1-2圈后,拆掉上瓦,吊走齿轮轴,最后进行破大点的精刮工作,直至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在每25mm×25mm面积内不少于4-5个点为止。
4、刮侧间隙
待精刮完成后,应把120°接触角以外的部分刮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