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观三峡博物馆后感在这个阳光的日子,我去到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一个城市最能体现其文化内涵的无疑是当地的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确实是一个充分体现了重庆人文内涵与人文文化的地方。重庆是一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内涵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与之相配套的三峡文物抢救保护也是广为世界关注的工程。因此,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重庆地反复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博物馆,在成为三峡历史文化永久载体的同时,也将成为三星下工程文明形象的不朽丰碑。在博物馆中,陈列的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历史性、地域性、有时代特色的文物。比如商周、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的瓷器到隋唐、宋元、明清的瓷器。整个博物馆大致分为十个部分: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汉代雕塑艺术、历代钱币、历代书画、历代瓷器、李初梨捐献文物展、西南少数名族风情展。博物馆中陈列之物可谓是保罗万象,涉及面也很广。感受重庆巴山渝水的悠久历史和直辖十年的巨大变化。首先我想说这样形式多样的学习真好。作为重庆人,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却惭愧一直没有机会走进三峡博物馆,这次终于得偿所愿。中国三峡博物馆是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产物。半天的参观学习,给我留下无数的感动。感动于三峡渊源流长的千年历史,壮丽雄伟的三峡风光,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更震憾于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以及三峡移民的惊世壮举。三峡工程从开始提出到最后兴建,历时近一个世纪,是其中无数人面对顾全大局而告别故土的巨大牺牲,仅重庆库区就有百万之众。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在世界水库移民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我持续地感受着三峡人民的壮举与无私。为了国家的建设,他们义不容辞地迁出故土、迁居他乡,虽然到了新的生活和生产的定居地,有许多人语言不通、环境不熟、生产不会,但是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新的居住地创业、发展,绝大部分已经成功地融入了迁入地的社会。三峡人民用行动向我们回答了: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做什么!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拔地而起,离不开他们这种为大“家”放弃小“家”的情怀。特别是耳濡目染三峡移民人生产、生活的一个个场景和画面之后,我更深切体会到他们背井离乡的艰难与不易,也更深切体会到他们对于祖国建设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我想,新三峡之所以充满魅力,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这一代新移民。在三峡移民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优秀精神风貌,而这不正是我们重庆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吗?直辖十年来,广大重庆人民正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精神,励精图治,使重庆成为了长江中上游一颗璀灿的新星。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中有很多种的文物,他们的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这些艺术的魅力也深深的吸引着我。巴蜀地区为我国古代石阙建筑遗存最为丰富的地区,其造型风格或雄伟庄重或孤高挺拔,其上多有各种题材的雕刻,建筑雄姿与精美雕刻互为衬托,展示出巴蜀石阙建筑艺术的独特风貌。武陵阙,石阙位于库区蓄水二期淹没线下,其清理发掘出土,是三峡文物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成果之一。武陵阙顶盖高65公分,宽175公分,进深165公分,重约两吨。它既保留了我国汉代框架式木结构房屋的具体风貌,又是一件富有地域特色的石雕建筑艺术品。武陵阙的阙身已裂为数块,经拼接复原,一青龙衔璧图像便显现出来。青龙、白虎、朱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