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长相思》(人教).doc

格式:doc   大小:3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相思》(人教).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9/3/22 文件大小:3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相思》(人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相思》阜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周鹏教材分析《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想象意境,领会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教学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借助工具书排除字词等阅读障碍,结合课后注释与练习默读课文并做预习批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第二单元的单元提示告诉我们:“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同学们,你们学过哪些与“月”有关的诗词呢?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李白的《静夜思》。今天我们首先要学习的就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课前,你们通过收集资料,都知道些什么呢?(1)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2)“瓜洲”现在扬州的一小镇,位于长江北岸。2、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全班齐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根据注释,四人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并从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3)自由朗读,并从诗中找出能集中表达诗人想回家的一个字。(“还”字)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从“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两句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温馨提示可以“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去体会。指名答,点评。2、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温馨提示可以用读诗句,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指名答,点评。3、将“绿”字与诗人曾想过的“到、过、入、满”作对比,想一想诗人为什么最后选“绿”?假如你来到江边,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对岸,而对岸的不远处就是你离开很久、思念很久的家乡,此时你有何感想?“明月何时照我还”足见诗人此时这种强烈的思乡之情。4、指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四、精读诗句,感悟诗境1、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2、既然诗人已经离家很近了,而且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3、本诗的写作时代背景:诗人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大家而舍小家的崇高境界,他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明月何时照我还”的强烈的思乡情深深地震撼了我们。五、总结学法,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