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54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3/23 文件大小:9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蚇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肄肀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膇肈一、(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芇(2)会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说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实质。:芃(1)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袂(2)联系所学知识进一步归纳“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薅(1)认同基因的物质基础。羅(2)参与讨论、探究、分享,形成合作、交流的能力。薀(3)认识科学的本质,认同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莇二、学情分析羆学生在学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之后,对遗传规律、遗传图解等知识已经比较熟悉,而学习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之后,对于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也已经了解,通过“类比推理”方法的介绍,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得出两种存在平行关系,因此此块内容不存在太大难点。而对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学生存在的难点是白眼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或Y上?抑或是两者都有?此内容正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遗传图解自己探究,既可以突破难点,又可加深印象。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以辅为主,顺利地完成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莃三、教学策略荿本节课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假说—演绎法”为主线,根据“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几个环节,分别解决“萨顿的假说”、“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等几个主要问题。其中涉及到与旧知识的联系较多,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用任务驱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列表比较、探究、分组合作等方法展开学习,辅以一定的讲解和课件展示,适时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过度和理解。蒇四、教学用具莇多媒体课件,已有知识的准备。膅五、教学过程莂教学内容薆教师组织与引导蒄学生活动薃教学意图膁复习导入蚆问题:在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中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假说—演绎法”,同学们能说明其中的科学程序吗?袅思考,回答:“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等程序。芅复习导入新课,引出本节课的主线。羀问题探讨羀芆螃羃类比推理肀蚇蒇师:善于发现问题是科学发现很重要的基础。比如本文开篇的“问题探讨”提示的,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你能联想到什么?节师:这种“联想”其实是科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类比推理”。袀举例:由“我们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珠,我们都讲中国话”等,能推测出“我们都是中国人”。蕿问题:?蝿答案各式各样,如“遗传因子就是染色体”、“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等。莆膄阅读课本“类比推理”的概念及例子,思考回答:。。螇肅以“问题探讨”引入萨顿的假说。羁聿介绍科学研究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垫定基础。螅蒃蒅螂膀肈羂蒁芀芄蚄艿一、?虿师:1903年,美国的遗传学家萨顿在研究蝗虫生殖细胞形成过程时,发现了一些问题,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用的方法即“类比推理”法。同学们能不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参考课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