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3/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蚅作者简介:赵积优,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莀文章编号:1672-6758(2012)05-0135-2薈薅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肅赵积优肁摘要:“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北宋严重的财政危机的背景下提出来的。“青苗法”刚一提出就引起朝廷的颇多争议,且后世对“青苗法”的看法也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试从“青苗法”提出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实施的结果三方面对“青苗法”的敛财性特质进行分析,以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王安石变法。蕿关键词:王安石变法;青苗法;敛财羇中图分类号::A蒄袁“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对“青苗法”的评价褒贬不一。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以邓广铭和漆侠先生为代表,从抑兼并出发,全面肯定青苗法,[1]如邓广铭先生认为青苗法可以达到“使农户都可以及时地从事耕种和收敛,而不再忍受兼并之家的高利盘剥”的效果,[2]并且批评保守派对变法的攻击是“尽可能维护豪强兼并之家所拥有的出放高利贷的权利”。[1]以王曾瑜和顾全芳先生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以聚敛为由,则对青苗法持否定态度。[3]顾全芳先生就批评青苗法“春贷秋还或冬贷春还,循环往复,年复一年,农民增加了负担”。[4]叶世昌在其《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中也认为这样的政策不仅是“富其国者资天下”的理财方针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巧取豪夺的方针的体现。[5]笔者亦认为,王安石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打着变革的旗号,聚敛财富才是本质。蚀肆一从“青苗法”的指导思想看敛财性袃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明确提出解决财政危机的策略,他认为当时社会问题的症结是任官无道,国家财政困难是因为“政以理财未得其道”,因此主张“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治财无道的原因是“官吏不得人,患在不知法度”。所以“方今之急,在于人才而已。如果选贤任能,任其才,变更天下之弊法”则可成“治世”。[6]但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不难看出,造成北宋财政危机的原因是“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冗滥,军旅不精”。[7]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王安石想以扩大财源,再加之以能人理财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是治标不治本的下下之策。正确而稳妥的改革方案应该是发展生产,对百姓实行轻徭薄赋,汰除冗官、冗兵,减少冗费,整顿吏治,改革军制,节用皇室等。支出减少了,自然收入不会不足用。可是王安石并没有从上述实际出发去革除时弊,而是力图从扩大财政收入的来源去解决费用不足用的问题。“青苗法”正是践行了王安石的这一主张,使得贫民百姓由“举息之于豪民”转为“举息之于官”。[6]将豪民的高利贷收入,归之于政府。这样的做法对于广大百姓而言没有任何益处,依旧要照交高额的利息,更为重要的是这时的这个“债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相比以前,其剥削力度可想而知。因此,从王安石的宏观指导思想上看,就已经为“青苗法”打上了敛财的色彩。薁蒈二从青苗法的措施来看敛财性蒈从“青苗法”的具体措施来看,其敛财特征亦十分明显。其一,青苗法在贷钱时规定:“五户以上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客户愿请者,即与主户合保,量所保主户物力多少支借。”[8]贷放对象以农户为主,兼及工商,受贷者须结保或抵当,“今官贷青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