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深读 · 人物 ▏我是吴晓波,今年48岁.docx

格式:docx   大小:19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读 · 人物 ▏我是吴晓波,今年48岁.docx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9/3/23 文件大小:1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读 · 人物 ▏我是吴晓波,今年48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深读·人物▏我是吴晓波,今年48岁导读 “在我们这个国家,最昂贵的物品是自由与理想。它们都是具体的,都是不可以被出卖的,而自由与理想,也不可以被互相出卖。在这个现代都市中,我们的孤独只因为我们彼此敌视、互怀戒心,只因为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是那么恍惚和恐慌。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来的从容和沉重。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                                                         ——吴晓波书生不能有君王1990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一毕业,吴晓波就回到杭州,骑着自行车去新华社浙江分社报道。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好像一夜之间被推进了商品化的潮流中,既有秩序的崩溃,效率成为至高无上的法则,经济轰隆隆裹挟着一切在高速路上狂奔。得益于新华社财经记者的身份,吴晓波亲身经历了1990年代中国经济风云变幻的格局。那时年轻的他,是握着一管钢笔的书生,夹在政商之间,猛然想起大学图书馆里读到的诗句,“无事袖手谈性情,有难一死报君王”。但书生,不可以有君王。他要做的,是沿着学生时代定下的道路急速前进——像他的职业偶像李普曼那样,成为一个以写作为终生事业的人,在一个动荡转型的大时代,用自己的思考传递出最理性的声音,仅仅凭借言论写作就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和社会,甚至是历史的进程。只是这里没有李普曼的新闻传统和传播土壤,思想在一条预先设定好的坚壁峡谷中尴尬穿行。后来的几年里,吴晓波疯狂地写稿子,为单位写,为单位外的报纸、电台写,为企业写新闻通稿、汇报材料、讲话稿甚至情况说明,为广告公司写报纸文案、电视广告脚本,再然后,写专栏、写书。从1997年以后,他保持着每年创作一本书的节奏。过上体面的生活,并获得小小的乐趣,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不用出卖自由去换钱、换时间或者换取人生价值的实现,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读书人理想的生存姿态,但这同样也是一种现实能力。吴晓波的这项能力无疑是非常出众的。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诗歌是作为记录一个时代的声音而存在的。我不是诗人,但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颗诗意的心。”作为一个为中国当代企业家写史立传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一直得益于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诗意情怀。作为诗人的吴晓波最被人称道的,还是他用超前的眼光租下了一个小岛去做“岛主”。吴晓波说,在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正是金庸的作品在大陆“横行”的时代,那时的金庸小说不是简单地能用“流行”来替代,去东海的桃花岛上做岛主也几乎是每一个热血青年的终极梦想。很快,他就成为了“岛主”,不过不是“桃花岛”,而是“杨梅岛”。1999年,吴晓波用50万租下千岛湖的一个半岛,在岛上种满杨梅树。那个时候的50万元能做什么呢?后来吴晓波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1999年,马云在自己杭州的家中创办阿里巴巴,只有五十万元创业资本;1999年,年轻工程师马化腾凑齐五十万元,创办了腾讯;1999年,国企董事长秘书陈天桥拿仅有的五十万元辞职创办了盛大;这几个发生在1999年的五十万元的故事,都已经成为了当代青年创业史上的传奇。或许诗人总是跟酒结缘。吴晓波用自己收获的杨梅,采用他老家的古法酿造出了一款叫“吴酒”的杨梅酒。今天来看,吴晓波在1999年用五十万元所创造的价值,显然无法和马云、马化腾、陈天桥相提并论。然而,吴晓波却心思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