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西洋管弦乐队配器与中国民族乐队.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西洋管弦乐队配器与中国民族乐队.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9/3/2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西洋管弦乐队配器与中国民族乐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西洋管弦乐队配器与中国民族乐队由于中西方审美意识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乐队及音响形成和发展的轨迹也就不尽相同。西洋乐队是由和谙、平稳的音响为开始,然后发展为具有个性化音色分离的配器风格,之后到达20世纪多元化配器风格的演变。而我国民族乐队则是由敲击乐音响为开始,而后转入以弹拔乐为主,最后进入到以管乐加弦乐占主导地位的演变过程。我国民族乐队发展至今,无论是在作品的创作、演奏技术的提高还是乐器的改革等面都可谓进人到了一个极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国人的努力、世人的赞许都使中国音乐达到了空前的局面。从目前我国包括港、澳、台及世界各地华人所组建的中国民族乐队来看,大部分均以民族管弦乐形式为主。这一交响化的民族管弦乐队给中国音乐注人了一股强劲有力的新鲜血液,使得散存于民间的小型乐队走向了集体化、交响性的道路。半个世纪以来,它几乎成了中国乐队之代表,民族乐队的主角,并一度使民族乐队的发展呈现模式化。在多元化并存的今天,发展民族乐队的多重性、多元化及对民族乐队在更深层次的合理性、逻辑性研究被再次提了出来,并获得了许多专家的关注。要研究上述间题,我想首先对中、西乐队的形成和各自发展的来龙去脉作一对比分析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些对比能使我们看到,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审美意识的差异,所表现出来的乐队及音响特征也就完全不同。而这种有别于西洋乐队的发展规律和自身所形成的音响特性,便能为我们在对民族乐队作进一步研究时提供所需的依据。本文正是采用以西洋管弦乐队配器的形成和发展与民族乐队及音响的变迁进行对置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论述的。西洋管弦乐队配器的形成与发展16世纪之前的欧洲音乐,在演奏上仅处于萌芽状态。那时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乐队,也无配器之谈,更不存在对音色的选用。在乐器的选用上也具有相当的偶然性,即人们把只要能找到的乐器都可用于演奏之中。虽然有时作曲家也给于简单的乐器和声部的分配,但这些所分配出的声部可用任何一件其它乐器进行替换演奏。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巴洛克”时期,无论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乐队的配置及音色的选用方面都有了明显地发展。一批伟大的作曲家如:科莱里、维瓦尔蒂、拉莫、巴哈及亨德尔对于这一时期管弦乐队及配器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时期的作曲家们已明显地注意到了纯音色乐器在合奏中所起到的融合作用。因此,他们在众多的乐器中,选用了以弦乐队为基础的乐队。如亨德尔的(水上音乐)和(焰火音乐),巴哈的(勃兰顿堡大协奏曲)和四部(乐队组曲),均采用这一乐队形式写作而成。大约到了18世纪后期,欧洲音乐已由功能和声体系取代了原有的复调对位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