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33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规范.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 2019/3/24 文件大小:3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规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规范(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业务规范中的设施农业特指日光温室蔬菜和草本果类(以下通称蔬菜)生产;气象灾害为低温、寡照、风灾、雪灾等主要气象灾害。第三条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是在开展设施小气候要素观测和气象灾害等级指标确定基础上,根据设施内外实时气象要素观测、天气预报,确定气象灾害对设施蔬菜生产影响等级,面向决策部门和生产者开展的专业气象预报服务。第四条省、市、县各级气象部门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服务应遵循本规范。第二章业务内容第五条根据辖区内设施农业种植布局,按照行业(气象)标准《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规范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温室》(QX/T261—2015)相关规定,开展设施内小气候要素观测。第六条收集辖区内普遍使用的设施结构参数和种植蔬菜种类,采用相关技术,确定设施蔬菜生产低温、寡照、风灾和雪灾灾害等级指标。气象灾害按无、轻、中、重四个影响等级划分。第七条收集辖区内设施内、外气象观测数据,按照技术指南推荐的方法,采纳和修订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适合本辖区的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模型。第八条基于所确定的辖区内灾害等级指标和影响预报模型,利用设施内、外实时气象观测数据和天气预报产品,开展设施蔬菜低温、寡照、风灾和雪灾等灾害监测与影响预报服务。第九条实时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效果检验与评估,根据检验和评估结果,对相关指标进行滚动修正,以不断提高服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灾害过程结束后,及时开展灾损与服务效益调查评估。第十条按照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格式要求,实时将辖区内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产品上传至全国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库,实现全国共享。第三章业务布局和分工第十一条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业务分为省、市、县三级。第十二条省级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业务,主要由省级农业气象业务隶属单位、公共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和大探中心承担。(一)、设施结构参数、种植蔬菜种类等信息。;确定灾害影响预报技术。,制作灾害影响预报产品,为省、市、县三级开展服务做技术支撑。、专业部门推送监测、预报产品。,指导市、县级开展服务需求调查、灾情调查、服务效益评估,组织编制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效益评估报告。,根据天气预报,组织省、市级业务部门会商。。(二)、新媒体等技术,实时发布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影响预报信息。、市、县三级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发布的技术支撑。(三)、存储等传输工作。、市、县三级业务实时共享网络安全与稳定的技术支撑。。(四)大气探测中心主要任务负责设施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站故障排查、设备检修及维护。第十三条市级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业务由市级业务部门承担。(一)负责开展本市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根据省级指导产品,订正、制作辖区内预报产品;面向市级决策部门和生产者,开展业务产品的发布与服务。(二)负责建立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市、县级业务会商制度;根据天气状况参加省级会商。(三)组织开展辖区内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服务需求、灾情调查、影响预报业务检验和服务效益评估。第十四条县级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由县级气象部门承担。(一)在省、市两级业务指导下,订正、制作本县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产品;面向县级决策部门和生产者提供影响预报服务;实时向省、市级反馈服务产品。(二)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参加市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会商。(三)负责本县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服务需求、灾情调查、影响预报业务检验和服务效益评估。第四章业务流程第十五条建立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业务与服务职责分明、逐级指导、上下联动以及信息共享的业务流程;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主体为省、市、县级气象部门;技术支撑与产品制作主体为省级业务单位。第十六条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主要时段为当年11月至次年4月,在该时段内,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根据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报信息,实时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服务。第十七条省级业务流程(流程图见附录1)(一)每日上午制作全省设施农业小气候预报产品,时效为未来7天/168小时。(二)实时关注天气预报信息,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组织相关市级气象部门进行会商讨论,提出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