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doc

格式:doc   大小:44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doc

上传人:漫山花海 2019/3/24 文件大小:4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筋膜炎)【概述】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痛。臀中肌位于髂骨翼的外面,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后1/3为羽翼状,向外下走行,至大转子上形成短腱止于大转子的外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后伸髋关节。该肌在人体站立时可稳定骨盆,从而稳定躯干,特别在步行中的单足着地期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当突然改变体位时,更易损伤。【临床表现】臀中肌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动之初皆感疼痛。劳累、冷、湿时重。疼痛半数可扩散至大腿外侧,少数可感小腿外侧不适,但无明确节段分布。有时可有同侧下肢惧冷、发凉、麻木或蚁走感。多数为慢性发病,约1/5可为急性发病。体检时直腿抬高可有臀部疼痛,多无典型放射痛,加强试验阴性。扪诊可发现臀中肌中的激痛点,或有痛性筋束。激痛点可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中肌前、中、后部。按压激痛点或痛性筋束可复制与平时相似的局部疼痛及下肢的扩散痛。臀中肌综合征可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痛,报道的399例臀中肌综合征中,合并其他部位肌筋膜痛或慢性劳损者178例,常见为骶棘肌、腰方肌等,使症状、体征趋向复杂化。【诊断】本症的诊断依靠局限于臀中肌内的压痛点或激痛点,无神经根性刺激症状,无真正的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局限于臀部痛,小腿的神经系检查阴性。本症应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区别。前者已在诊断中提及;梨状肌综合征的压痛点较低,梨状肌牵拉试验阳性。至于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两者不易区别,有人认为是一个病征。但严格说来应是两种俱存。臀上皮神经的末梢常自臀中肌表面的臀筋膜穿出至皮下脂肪中,穿出点易受卡压,虽产生相似的疼痛,但后者较浅在。-----------------------------------------------------------------------------------------------------------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的肌筋膜炎又称臀中肌综合征,日常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时,,活动及静止时都觉疼痛,疲劳或受凉可加重疼痛,有些患者疼痛可向大腿后侧扩散(有资料说是大腿外侧痛),少数有小腿不适,或伴有肢体发麻,,中,后部都可有压痛点并向局部及扩散区放射,(梨状肌综合征也是这样),,臀中肌综合征常同时合并其他部位的肌筋膜炎,临床症状变得较复杂,诊断时应加以判别。治疗以局部封闭为主,也可采用镇痛药及针刺、按摩、理疗等方法,效果较明显。经久不愈者可行手术切除痛性筋膜束或作剥离松解术。---------------------------------------------------臀中肌综合征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炎,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侧,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后1/3肌束为羽翼状,在下端集中成短健止于大转子外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伸髋关节。站立时可稳定骨盆,从而稳定躯干,特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