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律师执业风险及防范措施.ppt

格式:ppt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律师执业风险及防范措施.ppt

上传人:endfrs 2015/10/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律师执业风险及防范措施.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律师执业风险与防范措施解读 (内部培训讲座)
山东岛城律师事务所王学鹏
2012年6月
1
目录
一、律师执业风险的定义
二、律师执业风险的分类
三、律师执业风险的来源
四、律师风险防范的基本措施
2
律师执业风险的定义
一般地讲,律师执业风险是指律师在执业中因其执业行为不合法、不规范、不谨慎而可能承担的一切法律责任或后果。它既包括因律师的过失行为致使当事人利益受到损害而可能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也包括因律师的故意违约或违法犯罪行为致使当事人或国家利益遭受损害而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或刑事责任,甚至还包括因当事人、证人、司法机关等的不当或不法行为致使律师可能遭受不白之冤,承担本不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或后果。
3
律师执业风险的分类(一)
1、刑事责任风险:所谓律师在刑事案件中的人身风险是指律师在刑事辩护以及参与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因律师职业的特殊地位、特殊职责所导致的人身自由风险。如行贿罪,辩护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碍作证罪等
2、行政责任风险:是指律师在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自律过程中所面临的被行政制裁或行业处罚的风险。因律师本身的职业风险大,行政主管部门反而宽容一些,所以实际上行政责任相对小些。
3、行业处分风险:是指律师在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管理和律师协会行业自律过程中所面临的被行政制裁或行业处罚的风险。
如因私自收案和收费、同行之间恶意竞争、双方代理、提供伪证等违法违纪行为而受到警告、停止执业、吊销律师执业证等行政处罚。
4、个人人身安全(素质较差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
5、执业声誉、道德评价的风险
4
律师职业风险分类(二)
6、民事赔偿风险:是指律师在办理民、商事业务中业务过程中,因自身行为给委托人、相对利益人以及其它相关人利益造成损失而应承担相应经济赔偿责任的风险。 1)工作失职造成当事人损失的赔偿。 2)对法律问题理解的偏差,造成错误. 3)专业化程度低,不可能全知全能,造成风险。
如泄露商业秘密、遗失重要证据、诉讼请求不当、举证错误、越权代理、延误诉讼期限、对案件性质的判断出现偏差、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不当或错误等等,出现情况当事人完全可能以此为由要求律师退还代理费和赔偿损失。
5
律师执业风险的来源
立法因素
律师自身的因素
当事人因素
行业管理及律所管理的因素
社会大环境及司法环境的因素
6
律师刑事风险防控措施
(1)不取证。指执业律师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采用法律规定的其他手段和方法获得证据,而不直接***的行为。律师可以\“补充侦查建议\”的形式向侦查机关提供证据线索,或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申请证人出庭。
(2)公证取证。即取证时由公证员在场监督,对取证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出证。
(3)无关紧要的证据不举。
(4)避免直接接触证人。
(5)会见时严格遵守规定,如双人,不传带物品、消息,不替嫌疑人举报,告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只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指控进行供述和辩解,对于其他与被指控罪行无关的事实不予陈述,告之其如果有不为司法机关掌握其他罪行可以向司法机关自首,并且告之其自首的法律后果。,告知坦白对其量刑的意义
(6)不行贿
(7)保持与公检法机关的适当距离
7
民事责任风险防控(一)
1、收案审查。在业务受理之前,对拟受理业务在受理之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大小、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基本的风险回避措施做出评估和判断,将易产生风险、风险回避措施较难执行的案件排除在外。
2、充分告之案件风险并做好笔录。
3、重大、疑难案件集体分析讨论。
4、慎作见证业务。
8
民事责任风险防控(二)
1、严格遵守收费制度,不体制外收费。
2、确定该类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避免接受代理后无法起诉导致退费!
3、根据案件标的、案件法律关系、案件当事人确定好有管辖权的法院并争取在自己的地盘上进行诉讼,确保最大节约化的处理案件。
4、确定当事人提供的被告是本案的当事人、被告名称、地址等准确无误,避免因主体不适格被驳回起诉或送达不能。
5、明确提示当事人案件风险,摈弃“包赢”的表态。
6、明确当事人是否需要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证据保全、诉前禁令(专利侵权案件)等。
9
7、选择好诉讼角度(法律关系),确保能够立案和便于证明。
8、确保不遗漏诉讼请求。
9、确保所有证据材料的原件都由当事人自己保管,律师只留下复印件,以免遗失原件导致案件发生举证不能时,承担重大过错责任。
10、确保每次和当事人得谈话,都要有笔录,并让当事人签字后按手印。这个也很重要。有时候,当事人会反悔并可能诬告你。
11、必须留存当事人的有效联系方式,并尽可能保留当事人有效通信地址,适当时应在会谈笔录中列明联系方式变更的通知义务和律师的免责条款,避免受领法律文书后送达不能延误起诉或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