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山西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摘要:传统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山西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最多的省份,其对古村落的保护任重道远。本文分析了山西古村落的保护现状,对古村落的破败原因进行了研究,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使山西的古村落能够更好的为人们展示中华民族的灿烂历史文化和风俗。关键词:山西古村落;破坏因素;,它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文化信息,是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精粹,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在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开始组织评选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目前五批次共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81个,名村169个,正式建立了我国历史文化中镇村的保护制度。2009年到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对我国集中地区分布的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综合性查。结果表明,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令人堪忧。2004年这些地区有价值的传统村落为9707年,%,[1]。(1)保护意识和思想作为古村落破坏的主观原因,从政府和古村落住民都存一些主观上的问题。作为古村落保护的引导力量,一些地方政府或者没有意识到古村落保护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真正地提出引导政策和制度,或者只是空有政策,而没有真正采取行动做到实处,或者政策上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过度的商业性开发性破坏。另一方面,作为古村落的拥有者和保护的实施者,古村落的住民存在对历史文物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不够的问题,以致发生“明代门窗当柴烧”的悲剧,珍贵文物或遗产被抛弃或毁坏等。这些从政府到住民,从政策和生活的保护意识和保护思想的缺乏是古村落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2)开发性破坏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把古村落的商业旅游进行了过度或者破坏性开发,有些地方为了营造古建氛围,大批真物质遗产被拆毁而花很多钱建许多假古建,出现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的现象,导致许多有珍贵价值的古建居落被破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古村落建筑和旧房改造也产生了矛盾。(3)环境和生活方式变化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村落传统的生活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产生较大矛盾,这也是古村落破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古村落原有的建筑布局、居住环境、基础设施等不适应现代生活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2],所以很多居民对原有建筑进行了自我改造而改造过程中从风格、材料、装饰等方面使古村落的古风古韵受到了破坏;二是一些地方或是由于城镇化的要求,或是由于旅游开发的要求,对原住民进行了整体搬迁,使古村落变成了“空心村”,而原住民的离开使古村落失去了真正的“魄”而仅留下了“形”,而有些老建筑也由于闲置无用,年久失修而导致破坏[3]。(1)政策引导和宣传从主观上增加对传统古村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