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分类号密级
U D C 编号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和禅意
所在院系文学院
专业名称对外汉语
年级 2009级
学生姓名刘晓
学号 0950120031
指导教师龙珍华
二○一三年五月
论文原创性说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龙珍华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用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个人承担。
作者:
日期:
文献综述
概述: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由于其诗中颇具禅宗意味而被誉为“诗佛”。王维不仅是个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个画家,而且他又与佛教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他的诗中既蕴涵着画意也蕴涵着禅意。由于唐代采取思想兼容的态度,在思想领域里则是儒、释、道并存。王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士人的文化积淀下,他的诗歌中又隐现着儒家和道家思想,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正文:王维的思维创作受到佛教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其好友苑咸曾经评价其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大多数学者从佛教的角度研究王维,但同时也有人研究王维诗中的画意。因此学界关于王维山水诗的研究一直有很多专著论文,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他们的理论成果和看法做一些总结,如下:
1、张丽娟在《王维隐居终南期间佛教思想研究》中总结了学界对王维研究的现状:“国内学术界对王维的深入研究大体上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此后,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出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对王维生活方式的影响、佛教对王维文学创作手法与内涵的的影响、王维诗表现的禅趣禅意和佛理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佛教对王维的影响之大。徐流奇在《禅学理念与王维诗风》中分析到:“王维前期诗歌受北宗禅影响,多为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后期受南宗禅影响,将玄冥的禅意化入诗。”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禅宗审美观,尤其是对空寂之美的追求和赞颂,以及以自我心性的圆满和灵动为目标,并且将这种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融合为一体,最后导致王维诗歌空灵清丽风格的形成。这种诗风包括着灵动与空寂这对矛盾统一的二极。同时,作者还指出禅学理念对王维山水诗创作手法的影响即:首先,在禅学理念指导下山水诗做到形与意的完美结合;其次,诗歌能够艺术而辩证的处理动静描写,使得意境玄远蕴藉;再次,王维诗歌的意象创构中多不拘形式的运用;最后,多以简约的意象来表达意境,达到意多而笔少的境界。
2、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中指出王维的诗歌中含有禅意与画意。禅宗思想渗透在王维的许多诗里,有些诗是禅学的枯燥说教,有些诗则在自然山水和田园生活的描写中蕴涵着禅意。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表现为空与寂的境界。在人世间他难以找到这种境界,便寄兴于空山寂林,到大自然中去追求。还表现为无我的境界,他对于空寂的追求,有时连他自己的存在也遗忘了。王维的诗里表现出一种任运、任心,追求主观精神的自由境界的生活态度。袁行霈还指出王维善于从纷繁变幻的景物中,略去次要的部分,抓住它们的主要特征,选取最鲜明的一段和最引人入胜的一刹那,加以突出的表现。他在写景的同时,既不堆砌辞藻,也不作琐细的形容,总是给读者留下充分的余地,供他们自己去联想,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因而王维的诗具有写意画的效果。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是互相渗透的。特别是在那些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里,禅、画通过诗的媒介融合在一起,最能见出王维的风貌。
3、王继承在《王维山水诗境与庄子思想》一文中写道王维好清净厌人事的性情心境不仅仅是通过向禅来形成和表现的,极为重要的还有庄子思想。王维诗中所用的《庄子》意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引述遗世而行的高人逸士,如善卷、巢父、许由、壶子等等表达归山林静守的向往。守静是道家极为重要的修为方式。二是流露欣园林谐万物的适意自足。“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是庄学的理念,也是王维山水诗境中物物亲谐的发生点,以自心自物观照外物而回归到生命的自然状态,与万物相亲谐。
4、宋欣荣在《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一文中写到王维奉命在“使至塞上”和“知南选”后,往来于朝廷与山庄之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从大自然的美感里,从农民开朗乐观的情怀中,获取了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他还概括出王维山水诗的特色:首先是意境美,王维的诗,既能概括地描绘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他能以一个画家的眼光去观照自然山水,摄取最美的画面,最精彩的瞬间入诗,能够巧妙地捕捉适于表现他生活情趣的种种形象,构成独到的意境。其次是色彩美,王维因其诗家、画家的独具匠心,使他的诗歌就像写意画,诗中有画的色彩和层次。再次是含蓄美,虚实结合,以虚写实,是达到含蓄美的重要手段,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