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缙云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缙云县仙都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二○○六年八月目录摘要 1第一章回顾与展望 2一、“十五”旅游发展回顾 2二、“十五”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困难 3三、“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机遇 4第二章目标与思路 6一、指导思想 6二、发展目标 6三、发展思路 7第三章主要任务 9一、确立旅游形象,明确目标市场 9二、打造旅游精品,优化空间布局 10三、丰富产品结构,培育休闲产品 12四、调整要素配置,延长产业链条 13五、构建三个中心,培育文化产业 15六、大力推进“三区”工程 15第四章保障措施 17一、合力兴旅,营造旅游发展的良好氛围 17二、狠抓软件,优化旅游发展的三大环境 19三、以人为本,丰富旅游发展的人力资源 20第五章重点项目 22一、五云石城风情古镇建设 22二、好溪滨水休闲带建设 22三、仙都精品旅游风景区建设 23四、黄龙野营运动度假区建设 25五、河阳古村落历史文化旅游区建设 25六、大洋山高山地质森林度假区建设 25七、括苍山(苍岭)森林休闲度假区建设 25八、雪峰高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 26九、岩门民俗文化乡村度假区建设 26十、仙都怡景园 26十一、仙都山地运动练习场 26十二、中国燕京啤酒科普体验园 26缙云县“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重点项目 27附图附图1:空间布局图附图2:重点项目分布图摘要“十五”计划为我县旅游业发展打好了基础,“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和发展机遇。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提出“争创全省旅游经济强县”的宏伟目标。规划期间,我县旅游业总收入将以高于全县国民经济14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增长,至规划期末,旅游总收入占GDP份额15%以上;完成旅游招商引资项目超“十亿”;重要旅游经济指标实现倍增;涌现几家实力雄厚的领军企业。为实现奋斗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县旅游业将按照精品化、一体化、区域联合“两化一联”的发展思路,切实完成以确立形象、打造精品、丰富产品、调整要素、培育文化和推进“三区”工程为主的“六项任务”,开发建设涉及五云镇、好溪滨水带、仙都、黄龙、河阳、大洋山、括苍山等区域的“七个重点”项目,成为“浙中南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第一章回顾与展望一、“十五”旅游发展回顾“十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旅游业克服了“非典”等不利因素的严重影响,经过旅游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平均增幅达到15%以上,近两年更是以超过20%的高速增长。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注:01、02两年为仙都主景区接待游客数旅游业发展获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来培育。“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又提出“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战略目标,狠抓配套设施建设,努力构建缙云旅游发展的基础平台;配强班子抓队伍建设,突出特色抓促销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缙云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完善规划体系,加大开发建设力度。“十五”期间,完成了旅游资源普查与二十多个项目的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两项统领性规划的编制工作。以规划为先导,加强了景区开发项目的包装工作,加大了景区的开发建设力度,完成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高了我县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与档次,仙都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旅游资源保护卓有成效。“十五”期间,我县投入30万资金进行旅游资源普查,收集了全面的数据和资料,并评出了五级(最高等级)资源5个,四级6个,彻底摸清了家底,为进一步的规划、开发建设工作提供依据。加大资源保护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党员、群众保护风景旅游资源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同时,重视景区监察队伍的建设,加强景容监察大队力量和执法力度,及时制止各种破坏资源的行为。二、“十五”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困难旅游产业经济规模偏小。目前,%,%的比例,与旅游发达县市相比差距较大。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总体规模偏小,实力较弱,市场竞争力不强。景区发展缺乏城镇依托。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仙都景区,由于五云镇住宿接待设施、休闲娱乐设施、旅游购物场所等档次不高、容量偏小,难以适应现代旅游者对景区依托城镇旅游配套设施的要求。缺乏有竞争力的旅游品牌。虽然仙都是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但与神仙居、雁荡山等同级别资源相比,在开发深度、市场知名度、接待规模等方面存在差距。虽然培育了几家地方品牌的旅游企业,但企业规模和实力与省内知名骨干旅游企业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发展大旅游的意识不够强。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但一些部门、乡镇对旅游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深、意识不够强,没有形成一股发展旅游的合力,与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建设旅游经济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