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沪教版八年级音乐(上)第五单元《故乡的亲人》教案设计平定县维社中学翟建军授课时间2013年12月4日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歌曲《故乡的亲人》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故乡的亲人》是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一首思乡曲,歌曲为C大调,4/4拍,结构为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由一个民族风格的主题和一段副歌组成,歌曲旋律朴实、优美抒情、结构简单,具有浓郁的黑人赞诗风格。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故乡的亲人》,引导学生在体验歌曲的情感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歌曲内容。 2、了解作品基本结构;体会旋律的重复、对比所带来的美感。掌握二段体知识。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懂得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手段。教学重、难点二段体曲式,以及在体验思乡歌曲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情绪和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这节课,我们将学唱美国作曲家福斯特创作的歌曲《故乡的亲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0页,快速的阅读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说说歌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二、新课教学——学唱歌曲1、作者、创作背景师:这首歌的音乐情绪委婉哀伤,旋律深沉感人,堪称思乡歌曲中的经典,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它的曲作者福斯特,以及歌曲的创作背景。(课件展示,并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知众赞歌风格)(1)福斯特(1826—1864)美国歌曲作家,被称为“美国歌曲之王”。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匹斯堡,自幼酷爱音乐,自学成才。福斯特一生创作了200多首歌曲,这些歌曲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多以欧洲赞美诗和黑人民歌为素材,感情真挚,略带感伤色彩,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感受和对黑人命运的同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故乡的亲人》被定为佛罗里达州州歌,《我的故乡肯塔基》被定为肯塔基州州歌。此外还有《奥,苏珊娜!》、《老黑奴》、《美丽的梦神》和《金发的珍妮》等脍炙人口的歌曲。(2)创作背景: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本曲的歌词也是作者自己填写的。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2、初步聆听鉴赏歌曲问题设计:(1)这首歌什么情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节拍、节奏有何特点?(2)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情绪怎样?3、作品分析:歌曲为C大调、4/4拍,其中有两小节的重复,在整首作品中出现了三次。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理解乐句的重复和两个乐段对比的创作手法)。第一部分:旋律:平稳、柔顺、连贯第二部分:旋律:明亮、开朗。大跳表示音乐情绪起了剧变,与第一部分形成鲜明对比,思乡之情更加激越,表达的是抑制不住的激动,恨不得马上飞回故乡,尽情享受乡土的芬芳和亲人的抚爱。音乐高潮(情感升华)之后,又回到深沉的感情之中。音乐知识:延长记号、力度记号、渐弱记号、附点节奏等。4、二段体(课件展示)师:美国的音乐评论家曾说:福斯特的歌曲听上一遍就会喜欢,听上二、三遍就会唱了,那就让我们试试看。5、学唱歌曲(分两部分学唱)过度:一首好的歌曲,不仅要有优美动听的旋律,还要有诗意的歌词。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歌词。(1)朗诵歌词:看大屏幕,女生朗读第一段,男生第二段,男女齐诵第三段,分角色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诵。(熟悉内容意境,有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