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武山县XX镇XX村基本情况及扶贫思路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镇西端的龙川河畔,XX公路贯穿东西。全村有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XX户,XX人,耕地总面积5257亩,其中川水地3550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全村现有贫困户XX户,XXX人,其中特困户XXX户,XXX人。有党总支1个,党支部5个,党员XX人,其中女党员XX人,有村干部XX人。是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二、扶贫开发重点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1、大力发展现代蔬菜业,做强做大蔬菜产业。蔬菜业是XX村的主要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以蔬菜业发展为重点,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优质精品蔬菜村,形成XX村的“蔬菜名牌”。坚持以硬质的西红柿金棚超冠为主,同时引进法国冬玉香瓜、嫁接黄瓜、航椒2号辣椒等新技术和新品种。大力推进标准化蔬菜园区建设,按照“示范引导,分布推进”的原则,到2015年,使蔬菜标准化现代示范园达到1170亩。大力发展运销服务组织,扩大蔬菜销售能力,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协会。
2、加快发展畜牧业,打造第二支撑产业。围绕发展循环农业,加快发展畜牧业。畜牧业以瘦肉型猪和蛋鸡为主,力争到201
5年,年出栏瘦肉型商品猪7000头以上。引进蛋鸡新品种,实施种鸡饲养、孵化、蛋鸡饲养的专业化。2015年,全村蛋鸡达到20000只左右。
加快畜禽良种繁育及推广力度,建设良种猪繁育场。建猪舍5000平方米,产子、育子房1800平方米,引进杜洛克、约克夏、长白等优良瘦肉型种猪,引进二元母猪,生产商品仔猪,力争存栏基础母猪600头,每年向社会提供仔猪12000头,兴建小型饲料厂一个。
3、稳定发展二、三产业,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积极发展肉食品加工、餐饮、运输、服务业,进一步完善商业区建设。开展蔬菜储藏保鲜和售后服务。通过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进而辐射带动周边乡村。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1、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水利设施建设和生产道路改造为重点,实现渠井双灌和生产道路沙石化,并大力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到2015年修筑砂化生产道路5000米,新打机井2眼,配合滴灌、喷灌技术的应用。
2、配套村内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提升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积极实施信息入户工程,推进通讯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到2015年力争电脑入户率达到60%,稳步实施以太阳能、沼气为重点的新型能源建设,加大村内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一池三改”为基本内容的沼气建设工程,到处2015年使适宜农户沼气覆盖率达到90%,太阳能热水器入户率达到50%以上。大力推进规范化“五位一体”养殖小区建设。
(三)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综合素质
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有针对性对贫困户开展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提升农业技术培训水平。按照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XX村蔬菜这一大产业,针对关键技术环节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举办4-5期农业技术培训班,每个劳力至少掌握一门专业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