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三章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第一节测验目标的确定第二节测验题型的分类第三节命题设计第四节试题的编制第五节测验实施包师院刘俊英1第一节测验目标的确定测验目标是测验编制者所编制的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确定测验目标是编制测验的首要前提。包师院刘俊英2一、目标分类研究测验目标的确定是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的。自20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法(1)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评价综合分析应用理解知识包师院刘俊英3知识:这是最低等级的认知目标。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的识别和再现(再认和回忆)。理解:这是最低层次的理解。主要是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思想。其特点是脱离了“死记硬背”。应用:指的是将学过的材料(知识)应用到新的具体情景中去。分析:指能将知识进行分解,找出组成要素,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组成原理。综合:与分析相反,指把各个元素或部分组成新的整体。评价: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特点:有层次、有顺序的,知识是最低层次,是最基本的要求,评价为认知领域的最高层次,是前面五种目标的综合并增加了价值标准。这六类目标有“叠”的含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排列,组成层次结构。我们假定“知识”为a,则理解为a+b,应用为a+b+c,分析为a+b+c+d,综合为a+b+c+d+e,评价为a+b+c+d+e+f。说明例举常用行为动词知识主要指能够记住先前所学过的内容给出一般术语的定义;对方法和程序进行概述回忆、再认理解了解事实和概念对口头材料进行总结;汉译英转换、估计、阐释、预测、摘要等应用在新环境中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情况;建立图表;论证一个程序的正确性;设计航模;论述、计算、设计、示范、解决等分析了解材料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把握其结构。找出推理过程中的逻辑错误;能区别事实和推论;找出中心思想分析、区别、指明、举例说明等综合把各部分知识综合的能力,强调要创新,表述出新的意思、结构或模式能写出一份组织良好的研究报告;能写出一份试验计划组成、重建、重组、计划、总结、创造等评价能根据一定标准对学习材料进行价值判断能指出一份书面材料的连贯性;能评价结论所依据的数据是否充足评价、比较、对比、总结、证明等包师院刘俊英4(2)克拉斯弗的情感目标分类形成价值情结组成价值体系形成价值观念反应接受包师院刘俊英5个体接受到外部刺激,特点是被动的。比如看到小偷偷东西。对刺激产生态度,特点是主动的。个体根据原有经验与价值观作出判断。个体把对个别事物的判断,综合到自身整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把某种思想观念化为自己的意志。(3)哈罗的技能目标分类适应练习模仿观察包师院刘俊英6(二)加涅的教育目标分类法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三类。其中,智力技能再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四类。加涅对技能领域不再分解。将态度领域再分为情感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后果三类。他认为学习的结果,或者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形成学生的五种能力: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和态度。包师院刘俊英7(1)言语信息,指的是能够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即知道什么;(2)智力技能,指的是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即知道怎么做;(3)认知策略,对内的控制以及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注意、记忆、思维)的特殊认知技能;(4)动作技能,指的是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5)态度,指的是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包师院刘俊英8学习类别定义行为样例言语信息是一种我们能够陈述的知识,它是“知道什么”或“陈述性知识”。比如地名,或者是科学事实。陈述细胞的基本结构,用语言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智慧技能智慧技能使个体应用符号或者概念与环境相互作用。学习智慧技能意味着学习“如何完成”某种智慧行为,而不是“如何描述”某种事物。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判断某一物种被引入新的区域后可能发生的后果。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支配个体自身的学忆和思维行为的性能,是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模式”。通过分类的学习,掌握归纳的技巧。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涉及骨骼和肌肉的使用、发展和协调。作为能力,动作技能使得动作表现成为可能。操作显微镜,制作徒手切片,制作标本。态度态度的作用是帮助人们对某些人、事物或情况做出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是改变个体行为选择的一种持续状态。热爱生物、对破坏自然的环境表现出反对的态度。包师院刘俊英9(三)尾田睿一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尾田睿一,吸取了布鲁姆关于教育目标的三大分类体系,使根据人的特性和能力的教育目标分类与根据目标性质的教育目标分类两者较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比较完整的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