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泛论张爱玲的最后遗作.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泛论张爱玲的最后遗作.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3/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泛论张爱玲的最后遗作.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泛论张爱玲的最后遗作【作者】夏志清    《同学少年都不贱》这部手稿当年张爱玲并不满意。她于一九七八年八月廿日从洛杉矶寄给我的信上写道:“这篇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寄出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    二○○四年二月皇冠出版的《同学少年都不贱》就是根据了这部再未经作者改动过的手稿影印本排印的。    一九三一至三七年间,张爱玲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住读了六年,该校毕业生大半都进圣约翰大学,因为二校都是贵族学校,也都是圣公会教会创办的。    英美小说规例,老师、学生甚至校长的姓名都可以杜撰,而著名的中学、大学则不改其名称的。正在就读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的小说主角不知有多少,怎可把其校名改掉呢?不知何故,张爱玲的小说里未提“圣玛利亚”之名,偶尔简称之谓“洁校”。有个女生谓,同班毕业生“都进了圣芳济大学”了,我觉得滑稽,因为“圣芳济”好像是个天主教大学的名称。    主角赵珏在各方面最像张爱玲自己。洁校宿舍寝室每间供四生合用,跟赵珏同寝室六年的是她的同班同学恩娟。二人都是来自外埠的好学生,都不太会讲上海话,也就变得格外亲密。恩娟很有音乐天才,“同学少年都不贱”这个标题主要指她。    她在上海念大学时即已交识一位犹太同学汴杰民·李外(BenjaminLevi),后来一起去内地。多年之后,赵珏在《时代》周刊上看了一篇美国内阁大臣李外与其华裔夫人的报道和照片,才知道当年的同学现在已是位很显赫的官太太了。杜甫晚年在四川夔州写了一组总称《秋兴》的七律八首。第三首末二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当然为张爱玲所熟知,但她一向藏书不多,沪语“多”、“都”同音,全凭记忆才会把少陵名句误记的。当年茅盾把他的一部小说题名为《霜叶红似二月花》,那是故意把杜牧名句改动一字的。(请参阅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出版的《茅盾文集》第六卷《新版后记》。)    小说里赵珏同学提名的只有仪贞、芷琪、赫素容等六七位,洁校食堂吃饭的同学有三百多位,标题上“多”当然比“都”更为妥贴。    不论其艺术成就之高低,把《同学少年都不贱》当成作者中学时代的生活实录看,该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想那些女同学,虽然姓名都改掉了,都是真有其人的。恩娟若在人世,今年才八十四五岁,为张爱玲作传的司马新先生若去华府、寻找其人,可能会有线索的。    我对三十年代的美国电影很有研究,最让我惊奇的即是张爱玲凭其记忆提到的电影和电影歌曲,都没有记错。下面两小段引文都提到了赵珏和恩娟:    一、    那年她们十二岁,赵珏爱上了劳莱哈台片中的一个配角,演十八世纪的贵族,扑白粉的假发,有一场躲在门背后,走出来向女人高唱歌剧曲子。看了戏回家,心潮澎湃,晚上棕黑色玻璃窗的上角遥遥映出一希腊石像似的面影,恍如稠人广众中涌现。男高音的歌声盈耳,第一次尝到这震荡人心魄的滋味。    “你那个但尼斯金从来没张开嘴,一定是绿牙齿。”恩娟说。    二、    恩娟说话声音不高,歌喉却又大又好,唱女低音,唱的“啊!生命的甜蜜的神秘”与“印第安人爱的呼声”,赵珏听得一串寒颤蠕蠕的在脊梁上爬,深信如果在外国一定能成名。    国人间知道但尼斯金(DennisKing,一八九七至一九七一),我想不会太多了。他是英国歌剧明星,一九二七年被歌舞大王齐格菲(FlorenzZiegfeld)聘到百老汇去主演歌舞剧《三剑客》(TheT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