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赖秀锦【内容摘要】晚唐诗人杜牧诗中有许多篇以“雨”为题或以雨为意象的诗句,考察杜牧诗歌的真伪和对杜牧诗歌“雨”的意象诗进行分类后,分析其独特性,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诗歌普遍反映了杜牧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即在不同环境、不同季节仕途所体现的不同心境,杜牧的仕宦背景及个人抱负决定了杜牧带“雨”意象的诗多反映其“事功”的仕宦心境。杜牧诗“雨”的意象诗既表达了其“守都远荒”和“守边近荒”的仕宦心境。杜牧诗的“雨”意象也道出了杜牧理想中“历史多感怀”和现实中“知音难寻觅”的仕宦心境。【关键词】杜牧;含“雨”诗;雨的意象;仕宦心境【作者简介】赖秀锦,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研究生古代文学专业一、杜牧仕宦生涯及其诗的真伪问题孟子曰:“颂其书而不知其人可乎?”。在探讨杜牧诗之前,探讨杜牧本人是必不可少的。关于杜牧的生平,史料记载主要有《旧唐书·杜佑传》附《杜牧传》及《新唐书·杜牧传》,《唐才子传·杜牧传》、《元和姓氏纂》及杜牧《自撰墓志铭》,今人有缪钺所作《杜牧年谱》和《杜牧传》对其生平及其事迹考证较详。其生年基本没有异议,但其卒年有争议。缪钺在其《杜牧卒年考》[1]中有较为细致的考证。现在大致认为其生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癸未,即公元八O三年,卒于大中六年,即公元八五二年。杜牧出生在“高门世族”,历经“牛李党争”、“甘露之变”,其有治世安邦之文才、抗敌御辱之武略,却生不逢时。我们先看《旧唐书·杜牧传》(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九十七): 杜牧字牧之。既以进士擢第,又制举登乙第,解褐宏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沈传师廉察江西宣州,辟牧为从事,试大理评事;又为淮南节度推官、监察御史里行,转掌书记,俄拜真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以弟顗病目,弃官。授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并兼史职。出牧黄、池、睦三郡,复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又以弟病免归。授湖州刺史,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岁中,迁中书舍人。牧好读书,工诗,为文尝自负经纬才略。武宗朝,诛昆夷、鲜卑,牧上宰相书,论兵事。言胡戎入寇,在秋冬之间,盛夏无备,宜五六月中击胡为便。李德裕称之。注曹公所定《孙武十三篇》,行于代。牧从兄悰,隆盛于时,牧居下位,心尝不乐。将及知命,得病,自为墓志、祭文。又尝梦人告曰:“尔改名毕。”逾月,奴自家来,告曰:“炊将熟而甑裂。”牧曰:“皆不祥也。”俄又梦书行纸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寤,寝而叹曰:“此过隙也。吾生于角,徵还于角,为第八宫,吾之甚厄也。予自湖守迁舍人,木还角,足矣。”其年以疾终于安仁里,年五十。有集二十卷,曰《杜氏樊川集》,行于代。子德祥,官至丞郎。《新唐书·杜牧传》与旧唐书类似,故不列。再看其《自撰墓志铭》: 牧字牧之。曾祖某,河西陇右节度使;祖某,司徒、平章事、岐国公、赠太师;考某,驾部员外,累赠礼部尚书。牧进士及第,制策登科,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江西团练巡官,转监察御史里行、御史、淮南节度掌书记,拜真监察,分司东都。以弟病去官,授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迁左补阙、史馆修撰,转膳部、比部员外郎,皆兼史职。出守黄、池、睦三州,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以弟病,乞守湖州,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周岁,拜中书舍人。……从新旧唐书的记载,结合其墓志铭及缪钺的《杜牧年谱》来看,杜牧除长安外,所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