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渭南市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目录1概述 32内部发展环境分析 163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314指导思想及产业定位 365产业规划方案 546产业布局规划 787承载条件及规划 1038规划效果分析 1119规划实施建议 ,是陕西和西北的“东大门”,辖2区2市7县和国家级高新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和华山风景名胜区,其中韩城市为陕西省唯一计划单列城市。,总人口560万,是陕西省第二人口大市,是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渭南土地资源丰富,用地成本较低。黄河、渭河、洛河纵贯全境,可利用水资源26亿立方米。发电总装机740万千瓦,年发电300亿千瓦时。渭南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最有优势的地方,作为典型的工业重镇,渭南工业基础较为雄厚,渭南现有工业园区2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入园企业941户。先后有14家世界500强、15家国内500强企业落户渭南,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通用航空、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印刷纺织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但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在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工业用地与城市整体布局、水资源合理利用、工业“三废”综合治理、物流运输等方面遇到瓶颈。因此,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非常有必要梳理渭南的优势条件及存在问题,优化空间布局,适度延长产业链,使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有机耦合,尽量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达到“五个一体化”(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和管理服务)。本规划将以渭南发展现状为基础,使有限的资源得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规划立足现状,做到有的放矢,使规划具备较强可操作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延展空间。“十三五”(2016-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战期,为了科学客观、切实有效的开展“十三五”期间精细化工产业的规划和实施,委托专业咨询机构编制了《渭南市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实现渭南市西部绿色精细化工区的战略定位目标,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加快开发区(园区)创新转型,做大做强龙头骨干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1)是贯彻开创全面科学发展新局面战略的需要2016年2月25日,经渭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并印发的《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在“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抢抓战略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开创全面科学发展新局面。”(2)是指导园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需要“按照“优煤、拓电、增气、扩化”的思路,加大能源的清洁利用和综合利用,打造清洁能源化工产业集群”。“积极实施煤电化、煤气化、煤焦化、煤液化,加快煤层气勘探开采步伐,实施渭北低热值电厂、煤制天然气多联产示范项目,建设千万级火电基地、千万吨焦炭生产基地。推进能源资源深度转化,大力发展煤化工下游高端产品,依托渭化、陕化和蒲城清洁化工三大新型煤化工基地,加快推动煤化工向有机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延伸,重点发展延伸煤烯烃、煤烷烃、煤炔烃三大产业链,开发氟碳素、有机化学试品、聚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