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第七课 穿越森林.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七课 穿越森林.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9/3/26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七课 穿越森林.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材分析:前一节课介绍了简单动画补间的制作,而动画补间更深层次的应用对制作更加生动、复杂的动画效果非常有用,所以在本课借助“穿越森林”这个实例,在制作过程中由浅入深地学****动画补间的复杂应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巩固图形元件的制作方法;2、掌握应用“组合”、调整“叠放顺序”等多种技巧绘制图形;3、学****动画补间动画的属性调整;4、掌握文字对象的动画补间动画的设置方法。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生动的情境创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并把美好的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教学重点:1、掌握应用“组合”、调整“叠放顺序”等多种技巧绘制图形;2、学****动画补间动画的属性调整;3、掌握组合图形、元件等对象颜色属性的设置方法。教学难点:动画补间属性包括缩放、旋转、缓动等,配合组合图形、元件等对象颜色属性的设置可以制作出生动、丰富的动画补间效果,如何巧妙地综合运用各种属性设置是本节的难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以任务的分层展开,调动学生学****的动力;2、以故事为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3、以讲演结合,帮助学生克服学****过程中的困难;4、以适当的评价,引导学生提高自我,超越自多。教学准备:FLASH软件、课件、任务素材教学程序及内容:课堂活动1:重演“快乐猫咪”。活动目的:巩固旧知识。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上节“快乐猫咪”的制作过程及制作要点。学生:巩固旧知识。1、元件的创建和编辑;2、“动画补间”的制作(只能针对组合图形、元件、文字等对象制作动画补间)。课堂活动2:展示小球由大变小、旋转运动并逐渐消失的动画,请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完成该动画。活动目的:引入动画补间各属性的设置。教师:请同学们使用已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制作小球由大变小、旋转运动并逐渐消失的小动画。学生:尝试形状补间,不能按要求完成该任务,尝试动画补间,不经组合的图形不能使用动画补间,逐渐消失更不知道如何制作。知识点:1、动画补间属性包括:缩放、旋转、缓动;2、组合图形、元件等对象的颜色属性可以进行亮度、色调、Alpha值的设置。操作要点:1、组合图形的动画补间要先组合再变形;2、缓动只能针对元件使用。课堂活动3:展示“穿越森林”动画,并从视觉效果角度分析背景由小渐大,小车由大渐小,以及文字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无色到有色、旋转进入等动画效果,结合已掌握的新知完成“穿越森林”动画。教师:分析动画并下发任务素材。(1)人眼视觉规律中远处的物体小,近处的物体大,在动画制作时应不偏离这一规律。配合“动画补间”的“缩放”属性的设置,可以完成背景由近到远,小车由远到近的动画效果。演示:背景动画效果的制作。制作要点:应用到场景中各元件的叠放次序。(以下步骤由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解决)(2)物体在远处的运动不易感觉到速度的快慢,而在近处则能较明显地感觉到,设置“动画补间”的“缓动”值(值越大起始速度越快,值越小起始速度越慢),可以表现出这一规律。制作要点:“缓动”值的设置。(3)在下发的任务素材中“文字”元件中的文字是无色的,配合元件的颜色属性(Alpha值、色调),可以完成文字由无到有、由无色到有色的效果。制作要点:元件颜色属性中的Alpha值和色调的设置。(4)文字旋转进入可以通过设置“动画补间”的“旋转”属性来完成。制作要点:“动画补间”的“旋转”属性有“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