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原著教学大纲.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原著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ayst8776 2019/3/26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原著教学大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学大纲课程宗旨:帮助学生增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质,锻炼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的政治思想素质、专业理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课程内容:以颁发的统一教材为基本依据,参照兄弟院校经验,选讲马克思的4篇原著,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各一篇原著,每篇辅之以课堂专题讨论,写出讨论提纲,作为平时成绩。考试考查内容以选讲内容为据。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之比为20/80。目的要求:师生共同尊重、学****原著,学生要记课堂笔记。通过讲授学****达到以下目的:(1)较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2)尊重原著文本,反思清理哪些是经典作家原意;哪些是后人错误的附加;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结合实际加以补充、修正、发挥、发展?坚持不断开拓和与时俱进的批判创新精神。(3)用原著的丰富思想提升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求得个人的全面发展。(4)用马克思主义原著中的原理、原则、方法指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内容:1、原著简介:这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匆匆写就的一个研究提纲,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进一步研究使用的。恩格斯在写作《费尔巴哈论》时,从马克思的旧笔记本中发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稿,称该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费尔巴哈一生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在唯心主义长期统治德国之后,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把自然界看作是唯一现实的东西,是世界的本原。他曾经这样概括自己思想的发展历程:“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是人”(《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上卷,)。他1823年在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学****信仰上帝;1824年转入柏林大学,听黑格尔的哲学课,但同时已经开始怀疑“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界的说法(他一边听老师的课,一边怀疑老师的学说。这是费尔巴哈的可贵品格!)。1839年发表《黑格尔哲学批判》,标志他在理论上同黑格尔哲学的决裂。1841年发表《基督教的本质》,标志着他的唯物主义的成熟,创立了自己的“人本学”体系。马克思在“提纲”中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实践改造,突出了主体视角,转换了哲学的功能。2、第1-11条,逐条写出讲解提要;3、重点讲解1、2、3、11条;4、详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理论变革。讨论题:联系实际,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关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讲解内容:1、原著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书中通过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等人的唯心史观的批判,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未来社会作出了科学的预见和论证。该著作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当时的德国,与法国、英国等国家相比,社会经济基础方面比较落后,因此,它的意识形态也不能靠“进口”。意识形态归根结底要从“基础”去得到说明。2、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前提和它所依赖的几种现实关系现实的个人,是他自身创造的内容:人怎样生产其生活资料,他也就怎样生活,从而他本身也就怎样。现实的人所面临的三重关系:他对自然的关系;他对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他对自身的关系。均受物质生产关系的制约,因此:“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历史过程的四重关系:人们为了生存而生产生活资料;人的